西藏林芝全力打造全区脱贫攻坚先行区

24.07.2016  11:39

  今年6月,林芝市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米林县宣布:全县已脱贫269户1004人,完成精准脱贫任务的40%;派镇和南伊珞巴民族乡已实现全部脱贫。到年底,米林县将在林芝市率先摘掉“贫困帽”。

  1至5月,巴宜区已有190人实现脱贫。目前,嘎拉、唐地、东巴才、珠曲登、扎西岗等12个村人均收入逾万元,整体迈进小康,到今年底,巴宜区建档立卡的556户贫困户1546人将实现全部脱贫。

  工布江达、波密、朗县、察隅、墨脱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也逐渐下降,将分别于2017年、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与林芝全市各族人民一道率先在全区迈进小康。

  突出特色 出实招精心施策

  “一直以来,林芝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低收入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积极构建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援藏扶贫‘五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不断深化扶贫开发改革、完善工作思路、健全体制机制、丰富对策办法,精心制定精准有效的具体政策措施,大力实施面上扶贫、整乡推进、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贫困户安居工程和农牧民技能培训6大工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林芝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取得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明显成效。”林芝市委副书记、市长旺堆介绍,“十二五”时期,林芝市扶贫标准又先后3次提高,从1700元提高到2736元,扶贫人口面不断扩大;落实扶贫开发资金7亿多元,实现了3.23万人脱贫,于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42%,低于全区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为实现整体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3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林芝市调研时要求,“林芝要在扶贫攻坚上奋勇当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劲、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努力在全区率先实现贫困户人口脱贫。”

  面对自治区党委赋予的使命,面对全市还有0.61万户2.28万贫困人口的艰巨扶贫任务,林芝市立足市情,科学分析,精准施策,提出了“1693”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思路,“1”就是实现到2018年在国家现行标准下全农牧区2.28万贫困人口实现如期脱贫,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享有稳定的吃、穿、住、行、学、医、养保障,享有和谐的安居乐业环境,享有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享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需求保障,确保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标;

  “6”就是完善组织领导、分级负责、资源整合、创业激励、精准识别准入退出、监督考核六个机制;“9”就是采取自主创业、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异地开发、行业帮扶、企业帮扶、对口帮扶、易地搬迁及设施完善、政府兜底九项举措;“3”就是严格脱贫攻坚时间和质量、脱贫攻坚信息畅通、脱贫攻坚廉政三项要求。

  广建平台 条条大路通小康

  林芝市结合今年需减少贫困人口11172人的实际,确定了“232”精准脱贫工作布局,3年内全部完成摘帽任务。即,今年巴宜区、米林县完成脱贫摘帽;2017年工布江达县、波密县、朗县完成脱贫摘帽;2018年墨脱县、察隅县完成脱贫摘帽,实现贫困人口“三不愁” “三有” “三保障”和“五享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16%。由此,林芝市用九项措施拉开了全力打造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先行区的大幕——

  实施自主创业脱贫。林芝市、县、乡三级联动,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开展送智扶志活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谋划脱贫致富路子,帮助创业贫困群众分析行业现状、市场前景和技能优势等,在创业规划、市场信息、行政服务、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有能力的贫困群众在村头、路边、旅游景区、小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域,开办小商店、小茶馆、小饭馆、停车场等,通过自身努力解决贫困问题。米林县米林镇充分利用城区优势,打造创业平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脱贫模式,将镇政府楼下的其中三间门面房拿出来作为载体,出资装修并提供前期启动资金,安排有技能但无资金的3户贫困户共同经营,按照发挥作用的大小,以4:3:3的比例分红。目前,藏餐馆每天纯利润可达300元,3户贫困户每月收入就达2700元至3600元。

  实施产业发展脱贫。旺堆告诉记者,在发展特色农牧业脱贫上,林芝市坚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推进以米林县、朗县、米林农场为主,巴宜区、波密县、察隅县为辅的林果产业带,以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巴宜区、波密县为重点的藏香猪养殖基地,以米林县、巴宜区、波密县、工布江达县、察隅县为重点的藏药材种植基地,以易贡茶场、墨脱县为重点的茶叶种植基地,以巴宜区为重点、各县城郊为补充的蔬菜生产基地“一带四基地”建设,扩大了特色种植养殖规模和效益。在发展旅游业脱贫上,林芝市紧紧抓住建设林芝国家生态旅游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借助公路观景点、沿途车站、停车场、加油站、汽车维修站、小商店、餐饮店、家庭旅馆、汽车旅馆等旅游基础设施,扶持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依托南伊沟生态旅游景区,发展家庭旅馆、开设农家乐,设置售卖亭、小卖部等,强化旅游文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协调南伊沟旅游公司,聘用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业。截至目前,已解决全乡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旅游景区就业,每人每月实现工资收入3500元。在发展藏医药业脱贫上,林芝市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组织贫困群众种植藏药材,加强与医院、药企、超市对接,确保有销路、有效益。在发展文化产业脱贫上,林芝市变文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借助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重要文物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参与文物看管、文艺演出。在发展民族手工业脱贫上,林芝市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从事绘画、缝纫、木碗、石锅、竹编等特色手工业,加强市场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墨脱县围绕石锅加工、墨脱茶叶等特色产业,实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既实现了企业盈利,又增加了贫困农户收入。在发展交通运输业脱贫上,林芝市加快贫困地区有条件的乡镇客运站的规划与建设,优化农村客运运力结构,重点培训有能力的贫困群众学习驾驶技术,取得驾照后优先安排到物流、客运等行业就业。截至目前,林芝市、县(区)两级均已成立了转移就业与企业帮扶工作小组,确定了产业扶持项目118个,计划投入15.7亿元。

  实施转移就业脱贫。林芝市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同时,一是积极做好财政项目特别是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劳务服务工作,组织贫困群众成立劳务输出队,实现有序参与。墨脱县达木乡达木村通过带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车辆运输、材料供给等,实现群众增收120多万元,成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850余人次。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多、效益好的企业给予扶贫表彰奖励;三是依托小城镇建设,引导贫困群众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就地转移就业;三是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就地转成护林员、自然保护区管理员、环境保护监督员、草原保护监督员、乡镇村公路养护员、乡镇村及旅游景区保洁员,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园林绿化、苗圃建设等工作。据了解,林芝市将在三年内实现转移就业3000人。

  实施异地开发脱贫。林芝市依托城镇、小集镇、旅游景区建设,落实土地、资金,做好项目建设、管理、运营和利益分配等工作,开发建设商租房、宾馆、饭店、物流仓储等异地开发项目,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并将经营收益与贫困群众对接,用于再扶贫,带动边远地区贫困群众“借船出海”。目前,全市已确定异地开发项目31个,计划投入资金12.1亿元。

  实施行业帮扶脱贫。林芝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军部队、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参与帮扶脱贫,强化行业部门驻村帮扶作用,实现扶贫解困与强基惠民驻村工作有机衔接,发挥对口援藏工作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推进农牧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101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引导各行业将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把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推进贫困地区道路、农田水利、土地治理、饮水安全、能源设施、通讯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条件。巴宜区以援藏资金为引领,紧紧围绕珠曲登、嘎拉、东巴才、扎西岗、唐地等村的村容村貌改善和依托当地自然资源,通过新建村文化活动广场、村级卫生室、景观平台、溪流改造等工程,重点打造工布民俗人文风情村寨,既为群众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加快了精准脱贫步伐。

  明晰责任 “输血”“造血”并举

  林芝市在充分尊重企业意愿的基础上,发动在林芝的各企业根据各自的经营状况和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确定或增加帮扶对象,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将技术含量低、贫困群众能胜任的工程交由贫困群众施工,采取牲畜托养及土地流转、草场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等61家企业通过生产生活帮扶贫困户158户,开发了362个就业岗位用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

  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林芝市实行乡镇包村到户、村“两委”班子包户到人、驻村工作队派出单位包村到户、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包户到人,落实“5+2”驻村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就近帮扶贫困群众做好脱贫致富各项工作。推进“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常态化。正科级、副县级干部每人至少联系帮扶1户贫困群众,正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帮扶2户,市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帮扶3户,坚持勤走访、常看望,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市41名市级领导干部落实帮扶贫困户125户,144名正县级领导干部落实帮扶贫困户288户,344名副县级、1322名正科级干部帮扶贫困户1666户,确保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

  林芝市对生活在深山峡谷、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等“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群众,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就地就近、积极稳妥、以县区内部搬迁为主的原则,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实施易地搬迁,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美。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加强贫困地区特别是边境一线危旧房改造和新房新村建设工作,切实解决当地用电难、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创收难等问题,确保边境地区“留边民、稳边民、富边民”的特殊扶持政策落地生根。截至目前,林芝市已确定3498名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搬迁基础设施、配套设施、附属设施等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察隅县目本等村搬迁工程已竣工并通过验收,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到位。

  旺堆介绍,在医疗救助脱贫上,林芝市加强基层卫生能力建设,实现每个贫困乡镇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居)配备合格医务人员,配齐医疗设备和药品,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问题,做到小病不出村、不出乡,防止小病拖成大病。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商业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机制,完善住院就医免交押金一揽子政策,建立享受免费健康体检、门诊医疗救助等服务,对患有慢性病和特殊病需要长期用药的贫困人口实施针对性救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发展教育脱贫上,林芝市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和教育脱贫攻坚计划,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贯彻落实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对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其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基本生活费、交通费由政府给予补贴支持,实现贫困家庭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加强贫困群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将未升入高中、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部纳入免费职业教育范围,加强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在社会保障兜底上,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低保、五保人员供养标准,对丧失劳动力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家庭全部实行社会兜底脱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贫困群众社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补贴,确保参保率达100%。

  连日来,记者辗转林芝6县1区采访,无论是在农村还是牧区,扑面而来的均是全力打造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先行区的滚滚热浪,耳闻目睹到的是率先在全区实现精准脱贫、率先在全区建成小康社会铿锵有力的声音和步伐……加油,林芝!

(责编: 央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