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为家,我为祖国守大门——一位60年代进藏女兵的情怀

29.07.2017  15:21

  编者按:一句“好儿女志在四方”,让年仅16岁的她与40多个来自北京的同龄姑娘一起,毅然奔赴祖国的西南边疆——西藏。从首都北京到高原上的日光城拉萨,这段从军经历为她的人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了1964年参军进藏的老兵王萍君,聆听她讲述当年进藏女兵的生活、工作与情怀。

  中国西藏网讯 在《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人——60年代进藏女兵回忆当年 》中,王萍君讲述了她和战友们在西藏期间经历的各种生活上的考验。然而,面对种种困难,她们初心不改,依然坚定。

   好儿女志在四方

  当年,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王萍君和她的战友们毫不犹豫地奔赴了边疆,经过刻苦的训练,成为了驻藏部队中的通讯兵。

        这40多个来自北京的女兵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声音也好听,为部队带来了新的生机。王萍君说,那时候她们负责的线路直接对接中央军委和总理办公室,这让她们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通讯兵一天24小时分成四班倒,下班时间基本都被学习和劳动所占据,少有休闲娱乐。

  在军事训练和专业训练中,她们学电工学、电话学,整天背代号、背线路,人人都练出了一把好嗓子、一双好耳朵和一双灵巧的手,而王萍君更是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技术能手。“当时军事训练和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成绩在食堂里公布之后,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可高兴了”,王萍君回忆道。

        作为一名通讯兵,王萍君就像歌里唱到的那样,“电话里传递着战斗的捷报,电话里送来了北京的号召”“不论是酷暑严寒,战斗训练,我们都把喜讯传,不管是北京的号召还是边疆的捷报”,都能出色地完成通讯任务。

    女兵们也要站岗,每当轮到王萍君站岗时,她总是精神百倍,她说:“我就想着祖国人民爸爸妈妈他们都在搞社会主义建设,白天生产劳动,晚上都该休息了,我们要给祖国站岗守大门。”

      当然,部队生活中也有不少有趣的记忆,比如当时大家年纪都不大,正是贪睡的时候,每到交接班,叫人起床的总不会好好叫,而是撩开被子挠别人的脚心。再比如,她们经常要去不同的线路上慰问演出,为了表演效果更好些,女兵们都是脱掉大棉裤、只穿着绒裤、膝盖上戴着护膝跳舞,在安多,她们克服了高原反应尽力为战士们唱歌跳舞,跳出来的舞却像喝醉了酒似的,不过只要能够为战士们带去正能量,她们的内心就是满足的。

  七年军旅生涯,一生军人烙印

  在部队的七年里,王萍君做到了对通讯兵的要求——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而这些要求与服从分配、组织性纪律性等军人的天职一起,贯穿了她的人生主线。

  “我们那会儿保密意识,纪律性组织性绝对是强,十几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不论什么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公的角度,已经形成了一种性格”,她说,“那时候我们只知道找差距,老是不断地总结,这件事情做完之后还有哪些差距,还有哪点做的不好做得不够,从来不知道报喜,后来到了地方,也是毫不犹豫地服从分配,分配的任务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只能是坚决完成,因为这是一名军人的职责。”

  当年的王萍君,曾经经历过多次战备,和她同批的战友更曾经有过亲眼看到前线的战友遗体一具一具被抬下来、执行任务前要先写遗书的经历。王萍君说,“什么叫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就是说不要有回内地的想法,西藏边疆需要你,你就要跟当地人打成一片,扎根在西藏。什么叫苦?什么叫死?生死都要置之度外,当时都没有死很可怕这种想法,就是为党为国家,没有第二个想法,遇到什么问题就得当仁不让往前冲”。

  时至今日,已离开部队多年的王萍君依然保持着年轻时那种“祖国一声令下,召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的心情,贯穿始终,因为军人就是这个民族的脊梁,保家卫国尽义务,很伟大。

  回望在部队的七年,王萍君用了四个字总结——青春无悔。

   古稀之年的回首:当年送她上火车时,父亲的声音哑了  

  回望1964年的西藏,反动上层的全面叛乱虽已平息,但仍有零星的匪徒,对印自卫反击战也刚刚结束不久,环境并不是很安定。虽然王萍君的父亲是1938年入伍的老八路,母亲也长期随军,但在这个时候让心爱的女儿前往遥远的边疆,父母默默支持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不舍与牵挂。

  当初离家之时,年轻的王萍君满心雀跃,只有时隔60多年后再度回顾,才恍然发现,临别时父亲的嗓音为什么会变哑,哑得说不出话的嗓音里又包含了怎样的牵挂。

   △图为王萍君(左)和父亲的老战友、开国少将李水清(已于2007年8月31日逝世)在一起。

  进入部队之初,出于保密的考虑,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都不能给家里写信,这些只有十几岁的年轻女兵也确实坚决遵守了保密规定,驻地在哪里、干什么工作,家人都一无所知。等到终于能够和家里通信了,部队上没有信封,她们便用报纸叠成信封,用毛笔写下地址给家里寄信。每一封来自北京的信都会被大家抢着传看,彼此分享着千里之外的家乡新闻。而每一封来自她的信件,也会让家乡的妈妈落泪。

  那时候,她们的“最高待遇”,就是春节时能够给家里打几分钟的电话。由于当时电话并不普及,所以电话都要打到父母单位里。提前约好通话时间,一家大小都会在指定时间聚集到父母的单位里,只为这几分钟的宝贵通话。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她和战友们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王萍君说,穿上这一身军装,就担起了军人的担子。父亲懂,她也懂。(中国西藏网 文/苏文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 陈冰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