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人——60年代进藏女兵回忆当年

23.07.2017  13:31

   编者按:一句“好儿女志在四方”,让年仅16岁的她与40多个来自北京的同龄姑娘一起,毅然奔赴祖国的西南边疆——西藏。从首都北京到高原上的日光城拉萨,这段从军经历为她的人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了1964年参军进藏的老兵王萍君,聆听她讲述当年进藏女兵的生活、工作与情怀。

  中国西藏网讯   20世纪60年代的西藏,反动上层的全面叛乱虽已平息,但仍有零星的匪徒,对印自卫反击战也刚刚结束不久,环境并不是很安定,生活条件更是艰苦。爬冰卧雪、风吹日晒……高原的艰苦环境很快使这批刚刚参军的女兵们脱胎换骨,百炼成钢。

  △图为进藏女兵合影

   衣——由于紫外线太强,她们只能穿褪色的军装

  提起去西藏,哪怕是今天最简略的旅游攻略也会提醒游客“高原紫外线强,需要注意防晒”,但在半个多世纪之前,人们显然并没有“护肤”“防晒”的概念。西藏强烈的阳光,不仅把她们穿的军装晒褪了色,更导致了女兵们严重晒伤。

  王萍君回忆说,当时脸上容易被晒伤的“高峰”就是眼皮、鼻子和脸颊,晒得一层一层脱皮,“我们就开玩笑说‘起锅巴了,起锅巴了’,一层皮一层皮的撕”。有一个1968年入伍的北京女兵,原本皮肤白白的,太阳一晒皮肤都流水,“都是年轻轻的小姑娘,就这么一层一层的掉皮,好多人绝对想不到我们能吃这么大的苦”,王萍君说。

  说起衣服,王萍君想起了自己当年的一次疏忽:那时候的冬天,由于缺乏柴火,平时开水的供应也是限量的。不过作为女兵,她们每个月可以有一次烧热水洗头发的“福利”,需要用很大的汽油桶在院子里烧水,尽管洗完头发马上就会结上冰柱,她们也甘之若饴。

  在一次集体洗头之后,王萍君决定用洗过头发的温水把棉袄外面的罩衣洗一洗,然而衣服泡上之后略一耽搁,来不及洗的衣服就和洗衣盆冻在了一起,成了一个令人无从下手的大冰坨,衣服拿不出来,第二天就没得穿,生生把她急哭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泡衣服了,赶紧洗完赶紧晾上”,王萍君说。

   食——缺乏蔬菜水果,一个茄子让她喜出望外

  由于高原气候的限制,当年进藏的解放军战士很难吃到青菜。青菜珍贵到什么程度呢?王萍君说,她们种的一点青菜,连间苗下来的都不会浪费、也要吃掉,一直吃到长大。“如果汤里面有一点绿色的青菜那简直就太美了,那会儿根本吃不着”,王萍君回忆说,“当兵这么多年,茄子、西红柿、黄瓜这些都没吃过,吃的主要是西藏种的莲花白,一个能有二三十斤,还有从四川运进来的脱水菜”。后来,她们参军满四年,允许回内地探亲,路过格尔木发现在食堂有茄子吃的时候,一个战友甚至激动得把“吃茄子”说成了“吃瘸子”,因为“这么多年都没吃过这些菜了”。

  除了没有蔬菜,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在1968年前后配备高压锅之前,她们吃的都是夹生饭,也不能吃面条、饺子之类的面食,战士们觉得米饭拌辣椒就是很好的伙食了。然而这大米也要战士们自己背,当时体重只有84斤的王萍君,一趟最少背一袋一百斤的大米,需要用手揪住麻袋的两边,放在一个稍高的地方才能背上,腰根本直不起来,还要一路小跑……

  长期的艰苦条件让王萍君患上了严重的贫血和浮肿,而她自己还以为是“胖”了。有一天她在楼梯上与医生擦肩而过,才被明察秋毫的医生发现了端倪。医生为她做了简单的检查之后什么都没说,立刻去找了领导,很快将她送进医院接受输血,这才慢慢调养过来。而由于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嘴唇、手指干裂更是家常便饭,手指一碰就流血,只能用胶布裹起来……

   住——夜晚睡觉,被子还得“众筹”

  上世纪60年代的拉萨不比今天,基本没有什么取暖设备,一个战士只有一条薄薄的军被,感冒的人很多。怎么办呢?用今天的词讲,女兵们开发了“众筹”模式:两个女兵个头都差不多,就同铺一床军大衣,把两个人的被子都盖上,再压上另一件军大衣,或者用军用水壶灌满开水塞进被窝里。

  但即使是这样,她们依然睡得不暖和。王萍君回忆,躺下之后脚都暖和不过来,都快天亮、该起床了还没暖和过来呢,后来一看感冒的人挺多的,就特别申请了几床公用被子,可以稍微睡得暖和一些。

   行——交通不便,一封信要走好几个月

  尽管比起一边修公路、一边进藏的十八军来说,王萍君那个年代的交通状况已经改善了很多,但当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十分落后。当年王萍君从北京坐火车到西宁,足足走了两天两夜,而从西宁前往拉萨的旅程更是充满未知数。

  王萍君回忆说,她们这批进藏的女兵们是乘坐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以及一辆轿子车进藏的,身体不太好的就坐轿子车,而她是在解放牌卡车上坐着背包进藏的。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尚不安定,时而有匪徒袭击落单的车辆,当时一般是结成车队一起出发的,而她们这两辆“单车”就需要不停与沿途兵站联系以确保安全。途中她们翻越了冰雪封路的唐古拉山、经过倒淌河和二道沟等一系列高原反应最严重的兵站,等到她们经过一路颠簸终于抵达拉萨时,已经是当年的十月份了。

  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也很不方便,一封信从北京寄到拉萨起码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王萍君说,那时候和家里的往来信件经常是要么一封也收不到,要么一口气收到一摞,很多年以后她才知道,收到她的来信,妈妈没有一次不哭的。这或许就是“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落后的道路还曾经让她的一个战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王萍君说,那个战士为保障通讯线路畅通,在维护时为了抢时间,扛着自行车、电话机和爬电线杆用的铁钩子准备蹚水过河,然而或许是河水太冰冷,战士一下水就抽了筋,沉重的负重也没能稳定住身体,很快就被冲走了。等到其他人找到他的时候,他的衣服已经整个冻在了身上……

  除此之外,她们遇到的困难还有很多很多:当年为了打猪草,女兵们把背包带往腰里一系就跳进刺骨的冰水里;自己去河里挑水,瘦小的她肩膀上根本没有肉,脖子都被扁担压肿了;由于条件所限,她们只能用粗硬的报纸当做卫生用品凑合着用,腿都被磨破了……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正如王萍君所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人”“没有吃不了的苦”。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王萍君和战友们用行动践行了“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为了守好祖国的西南大门,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女兵奉献出了她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敬请关注系列稿件之“边疆为家,我为祖国守大门——一位60年代进藏女兵的情怀”。(中国西藏网 文/苏文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 吴建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