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十八军进藏 悬空打炮眼 从未见过的生死“特技”——芦继兵讲故事之四

16.08.2017  21:09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个命运、两种前途之间的生死对决。而在解放战争胜利后,为响应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十八军“背着公路”进西藏,无畏艰辛不怕牺牲,最终给广大西藏人民带来了和平解放,带来了新生活的希望。中国西藏网记者独家专访十八军后代芦继兵,让我们一起听历史故事,忆往事情怀。


芦继兵——夏川之子 摄影:许娜

  芦继兵的父亲夏川是原十八军宣传部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从父亲那里,他知道了很多十八军进藏时的历史往事。

  提起当年十八军进藏的历史,谁都会说一声“难”。十八军进藏,不但要修路,还要修桥。

   芦继兵说,“修桥就更难了!西藏的山就像是刀劈斧砍一般,遇到山,只能用绳子吊着‘悬空打炮眼’”。他介绍了一个在当地流传很久的老故事。

  1953年3月,18军54师162团奉命打通怒江,修路造桥。

  162团2营4连的一个排接受了劈开山壁搭放钢梁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悬空打眼放炮,硬是把山壁“砍”出一个缺口。

  他们在山头刻下的“英雄阵地”四个大字,眼看着越来越高。悬空打炮眼,已经十分危险,一旦掉进几十米深的悬崖下湍流的江水中,将尸骨无存。


开山修桥 图片由芦继兵提供

  芦继兵感慨道:“作为点炮手则更是要面临生死的选择。”因为打炮眼的人可以有时间撤离,但点炮眼的人既无法撤离,也没有躲避的地方,只能藏身于炮眼附近的石缝中,“岩石一爆炸,就算是荡到一边,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亡”。每次炮响,点炮手都会有伤亡。但每次点炮时,大家都会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争先恐后地要求去当点炮手引爆炸药。“战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战友”。

  8个月后,当最后一声炮响,山口被轰然炸开时,这个30人的战斗排,只剩下了排长一个人。排长看着被劈开打通的山口,看着高高悬挂在山头的“英雄阵地”四个大字,看着湍流不息的江水,悲怆不已。想着牺牲的战友,他大声地向天空喊着:“同志们,我的好兄弟们,你们可以放心了,军党委交给咱们的任务,完成了。我带着你们打过了长江,解放了大西南,走进了西藏,但没能把你们安全地带回家,我对不住你们,但你们放心,我会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说完,他纵身跳进怒江,化成汹涌的波涛,不屈不挠地拍打着山崖。


刘纪春战士的丰碑 图片来源:新华网

  现在,怒江桥还竖立着一个桥墩子。桥墩子里“铸着一个十八军的战士”。那是在1953年,官兵们在修建怒江大桥时,一名叫刘纪春的战士不小心掉入刚刚浇筑的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只好流着泪将他筑进桥墩。这座桥墩至今被完好地保存着,成为耸立在滔滔江水中的一座丰碑,以“纪念老十八军为西藏做出的杰出贡献”。

  1953年11月6日,怒江桥顺利通车。

  怒江桥修通了,但是,为了怒江桥付出生命的那些革命先辈永远值得我们铭记。芦继兵说:“60年过去了,这座浸透着革命前辈鲜血的老桥已被新的怒江大桥所替代,但老十八军的精神永远地凝结在这英雄阵地上。”(中国西藏网 文/周晶)

(责编: 吴建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