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的扶贫攻坚战

08.12.2016  22:39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中国西藏网记者随中华职业教育社西藏分社深入西藏那曲西部班戈、双湖、尼玛、申扎四县调研时看到,四地基层党委领导班子把脱贫攻坚当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优势产业的发展。

△ 和当地群众交流 摄影:沈斌

在海拔最高的双湖县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为解决易地搬迁群众收入的问题,巩固就业,当地大力兴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华职教社西藏分社充分发挥“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优势,着眼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建言献策,实施温暖工程,把职业教育培训直接送到农牧民家门口。

农牧民易地搬迁转移就业是关系到民生改善的重要问题,在此大背景下,中华职教社西藏分社实施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探讨符合农牧民技能培训新方法。结合中央对西藏的长期优惠政策扶持优势,整合培训资源,跨越式拉动农牧区职业技术培训,以“转移就业为主,自我创业、自我发展为辅”的扶贫培训路径,以帮村帮户等方式参与到扶贫开发事务当中,从多方面、多渠道引入资金和设备,充分利用“乐业”温暖工程项目,支持帮助农牧民技能培训,实现全面就业、长期就业,长期稳定增收,提升特困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

△ 调研交流 摄影:沈斌

在利用旅游优势进行劳动力转移的班戈县,针对贫困群众需求和未来发展,职教分社就年轻农牧民培训酒店管理、烹饪和餐饮技术服务、财务管理等项目课题进行调研并进行逐一登记,开展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采取“搬迁一批、组织培训一批”的措施,制定“一对一”精准帮扶计划书。

调研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农牧民对国家通用语言的需求逐年在增加,针对农牧民对通用语言学习的高涨热情,中华职教社西藏分社大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取得巨大成功,其首创的“技能+语言”培训新模式,受到广大农牧区群众的热情赞誉,激发了渴望脱贫的农牧民再就业、稳岗及提升创业的积极性。

△ 下乡调研 摄影:德央

调研还发现,扶贫攻坚战已是西藏藏西北各县领导班子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那曲尼玛县,针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当地已把培训目标重心转向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上,为巩固脱贫成果和脱贫攻坚,提出至少每一个贫困牧民掌握一门技能为职教的主要目标,无论是实用技术,还是在劳动力转移,全方位加强创业方面的培训需求。中华职教社西藏分社根据农牧民所需启动“乐业”温暖工程,设置培训课程,因地制宜,努力做到区域性和民族性相融合的职业培训新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的职业培训新体系,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创业这个根本目标。注重人才需求,根据需求培训人才,解决贫困农牧民经济来源,持续增加培训工种和参训人员数量,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对有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农牧民开展产业帮扶,开展“精确施策,精准扶贫”,力争使地处遥远高寒的广大农牧民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中国西藏网 文/王淑)

△ 在班戈县调研 摄影:德央

△ 在牧民家调研 摄影:德央

△ 在牧民家调研 摄影:德央

△ 职教社下乡调研 摄影:王淑

(责编: 苏文彦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