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山南地区劳务品牌工作情况作大会交流发言。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采取积极措施,发展劳务经济打造劳务品牌,扩大劳务输出,成效十分显著。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制
山南地委、行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农牧区劳动力
转移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山南的战略任务来抓,成立了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出 “实现四个转变,打造一个品牌” 的目标,即劳务输出由自发性、小批量输出向有组织、大规模转变;由输出体能壮工型向输出智能技工型转变;由临时季节型向长期稳定型转变;倾力打造山南地区 “实打实” 劳务品牌。
(二) 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2010年以来,我们大力开发劳务资源,科学认识区情、解决发展与资源矛盾的需要,确立城乡统筹、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确立了 “突出特色,打造劳务品牌” 的工作思路,把打造“雅砻劳务品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大力推进“两转两型一输出”,着力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劳动力,加快农牧区劳动力向外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着力实施劳动力的 “订单式”“连锁式” 输出。
隆子县劳务开发公司 以政策扶持为主,积极与各施工单位衔接,提供相关市场信息,以扶持和帮助农牧区困难人员就业为己任,公司内部组建了管理层,下设泥工组、电工组、焊工组、钢筋组、木工组、瓦工组等。同时,对于人员的知识技术更新,根据用工市场需求时常进行跟踪调查和培训。目前,公司业务已基本覆盖全地区,成为在山南地区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公司在全区率先提出了组建并培训农牧民工施工队领队队伍,专门拿出一定资金,整合自治区扶持资金对全县200名施工领队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公司同培训合格人员签订了农牧民施工领队协议,颁发了领队聘任书。同时,建立健全施工领队档案,制作了农牧民施工领队分布图,劳务开发公司通过上述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二是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观收入也影响和带动了城镇待业青年转变就业观念,他们逐步摈弃了单纯依赖招工、调动、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先后有20多名城镇待业青年加入到劳务开发公司劳务输出行列中,他们在实现自我就业、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隆子劳务输出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创新思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品牌劳务输出。切实加强区内7地市之间的劳务协作,建立健全用工需求有效衔接机制,积极推动地区之间的劳务合作与交流。根据区内用工需求,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定期交流情况、沟通用工信息,积极做好品牌劳务资源的调查建档、中介服务等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对品牌劳务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充分利用我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时机,加快品牌劳务的就近就地转移。面向全国输出一批。在立足区内的同时,努力开拓国内劳务市场,加强与全国大中城市,特别是周边藏区间的劳务协作,多路并举,不拘一格,大力推进品牌劳务向区外转移。通过与玉树灾区重建项目衔接,共输出416人到玉树重建工程中。
雅砻民族文艺有限责任公司 雅砻民族文艺有限责任公司本着始终坚持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歌舞文化为己任,不断探索、创新民族歌舞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坚持自身发展与拉动地方经济相结合,促进歌舞娱乐文化发展与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相结合,力求同发展、同进步、同收益的公司宗旨,在促进地方歌舞娱乐文化产业发展,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方面狠下功夫,结合实际,以打造独具雅砻文化品牌效应为重点,多措并举,努力扩大转移就业规模,劳务经济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着力实施劳动力实行“订单式”“连锁式”输出。2010年以来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支素质高、文艺素养高、表演能力强的文艺队。截至目前,文艺队已演出45次,(其中:区内演出40次、区外演出5次),2011年5月,受四川省文化厅的邀请,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荣获突出奖。公司专门制作音乐、排编歌舞、形成了一台精彩的晚会,同时,该公司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了系统、正规的民族歌舞文化培训,使现有员工专业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文化品位日趋高涨,艺术境界不断提高,逐步承担大型随团外出演出任务,为雅砻文化走出山南、走出西藏、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三)广泛宣传、更新百姓思想观念
为了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劳务输出氛围。始终把劳务输出宣传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首先,充分利用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劳务输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劳务政策法规、劳务输出成效。其次,发放《维权手册》,明确劳动合同签订、劳动争议处理、工伤事故处理、社会保障等内容,帮助务工人员正确择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再次,在劳务输出“黄金”时期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劳务输出的政策。通过大力的宣传发动工作,不断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参与劳务输出的积极性,大部分富余劳动力愿意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增长见识。
(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劳务市场,劳动者素质不仅影响着劳务市场的拓展,而且也是决定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目前劳务输出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由自发输出转变为有组织输出为主导,多种输出并存的格局;二是由单纯追求数量的扩张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三是由最初的想方设法送出去与切切实实稳下来并重。这些新特点和发展新趋势,对劳务输出管理、对劳动力本身的要求更高。必须适应劳务输出的新形势,按照十七大报告:“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精神,加大对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其素质。为了实现劳务输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确保农民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赚钱”,在组织劳务过程中,充分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制定劳务输出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从提高农牧民素质入手,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能力和素质,明确培训方向,整合培训资源,突出规模效应。近年来,针对品牌的效应培训各类技能人才430人,培训结束后统一派遣、统一管理。通过培训,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抓典型引导、发挥示范作用
我们始终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大力推进劳务品牌建设,以打造“全区劳务品牌示范县”为目标,立足全地区,面向全区。一是主动争取小型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为地方老百姓创收致富。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积极同各级各部门加强联系,争取项目,着力增加老百姓收入。二是加强市场调研,掌握市场行情的基础上,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通过与外省衔接,目前隆子县劳务开发公司已有416名当地农牧民组织派遣到青海玉树灾后重建工程中,并计划组织全地区范围内统一组织农牧民实施培训后输出到外地、外省,打造出具有山南特色的劳务品脾。
二、工作体会
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以下方面:
(一) 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是做好劳务品牌工作
的前提。山南地区始终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形成了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等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为打造劳务品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 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是做好劳务品牌工作的保
证。只有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实现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劳力型向技能型、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不断提高劳务品牌的效益和质量,真正发挥农牧民转移就业在脱贫致富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 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是做好劳务品牌工作的关
键。要保证劳务品牌工作健康发展,使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外出务工人员纳入政府服务范畴,在劳务信息、技能培训、权益保障、政策扶助、跟踪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强化宣传,群众参与,是做好劳务品牌工作的根本。劳务品牌工作的对象和主体是广大农牧民,最终的目的是让农牧民务工创收、脱贫致富。因此,只有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的思想认识,让更多的农牧民积极参与,走出去就业,才是劳务品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所在。
今后,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继续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劳务品牌工作新局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