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畜牧新成就」阎萍:我和牧民有个约会
牦牛和藏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物种,以牦牛和藏羊为主导畜种的草地畜牧业是青藏高原的特色畜牧业,是当地人重要的生存、生产的物质基础。5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成果汇报会上,记者采访了牦牛繁育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业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阎萍。
“把论文写在草原上”
“论文不能写在实验室里,要写在草原上。”阎萍对记者说,“科技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责任,科技成果你不落地,不落到牧民家里,那不行。”一直将“把论文写在草原上”作为工作宗旨的她,被牧民亲切地称为“牦牛妈妈”。
从1984年参加工作,阎萍就一直从事牦牛繁育,只要有牦牛的地方,就有阎萍的脚印。她坚守岗位33年,将所有的心血和青春都无私地奉献在了牧区,而这33年来的巨大成果就是培育了“大通牦牛”。
△大通牦牛 阎萍供图
据介绍,“大通牦牛”是以野牦牛为育种父本、家牦牛为母本杂交而来的优良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培育的牦牛新品种。因为大通牦牛的嘴部为灰白色,牧民们亲切地称为“白嘴牛”。这种牦牛新品种体型外貌、毛色高度一致、遗传性能稳定,在产肉性能、繁殖性能、抗逆性能上远高于家牦牛。“大通牦牛”的成功培育为牦牛育种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广“大通牦牛”在遏止牦牛退化、改良当地牦牛、提高生产性能上效果显著。
“为高原立心,为牧民立命”
2012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启动,阎萍作为内地协助专家,负责甘肃夏河社区的草畜高效转化项目。夏河社区以牦牛藏羊为主要畜种,牧区面临畜群结构不合理、畜种退化、个体小、产肉量产奶量繁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低下和牲畜死亡率高等问题。
阎萍的科研团队结合主导畜种的生产实际,在主导畜种种质资源调研基础上介入“良种引进、种畜置换、选种选配、营养手段”等技术,在夏河社区引进大通牦牛改良当地牦牛,组建了以桑科羊吉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牦牛养殖户为主的牦牛选育基地,组建基础母牛群达到1200多头,引进20头大通牦牛投放夏河社区用于改造改良当地牦牛,建立了种牛档案。
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实施以来,阎萍跑遍了西藏和四省藏区的角角落落。她向记者讲述到,参与项目的专家都在一线工作,深入到牧民群众中,以“田间学校”的培训方式,走到哪儿,教到哪,手把手教,培养社区带头人,再由带头人培训牧民。羊吉才让是夏河社区的一位牧民,他按照传统的方式养殖牦牛,牦牛畜群大小不一、参差不齐,阎萍推广良种时,他惊奇于“大通牦牛”为什么长得一样,毛色一致,于是逐渐认识到良种的重要性,开始培育优质畜种。
△羊吉才让在听报告 摄影:郭帆
五年来的工作和陪伴得到了牧民的信任,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取得了很大成效,牧民的思想得到了质的飞跃,观念上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2014年,羊吉才让和他的女儿从甘南开车前往300多里外的兰州来找阎萍,请教办种畜生产许可证的事情。阎萍帮他想了各种办法,总算解决了问题。现在,羊吉不仅养商品畜,推出社区特色的产品,打造自己社区的品牌,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入,还为合作社以外的牧民供给种畜,带动周边牧民改良畜种,提高个体的生产性能。“羊吉才让脱贫致富的同时带动了周边的人,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榜样的力量很强大。”阎萍感慨,“牧民群众互相看互相学,比我们讲100遍都管用。”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作为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规定主持必须为藏族。接受记者采访时,阎萍认为,这种项目设计非常好。藏族科技人员了解当地情况,与牧民在语言沟通上没有障碍,落实项目更加容易。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社区层次上培养了藏族农牧科技人才,技术得以传承下去,留在青藏高原继续造福当地牧民。
△阎萍在大通牦牛场 阎萍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5年来,无论藏族汉族,所有参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的科技人员都像阎萍一样,他们坚守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为高原立心,为牧民立命”,在示范区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在各自的项目上贡献着自己的热情,不遗余力地推广新技术和新理念,培养和塑造了一批新型牧民,构建了可持续幸福小康新牧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诫子书》中讲“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自己这33年来的工作,阎萍谈得最多的就是责任、义务。她热爱这份事业,热爱青藏高原和牦牛工作,不争名,不求利,所有的心血和热情完全融入其中。这位“牦牛妈妈”表示,在即将退休的几年里,她还会继续扎根青藏高原,“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中国西藏网 文/郭帆)
(责编: 胡英)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