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产铺就致富路

16.10.2016  09:07

“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全区扶贫开发把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五大产业作为产业扶贫重点,坚持产业规划与行业规划相统一,建设内容与行业项目相衔接,搭建起了产业扶贫的平台,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曲松县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的根本来抓,大力实施“一乡一品”“一村多品”富民工程,鼓励、支持、引导农牧民因地制宜发展藏香猪养殖、经济林基地、温室大棚种植、藏药材种植等种、养殖产业。目前,曲松镇全镇藏药规模种植达到500亩,年生产总值达107.5万元;罗布沙镇朱麦沙村示范基地创收达10万元;邱多江乡埃邱多酥油产量达54000斤,埃风干牛肉达1200斤;下江乡温室大棚蔬菜产值达8万元。

2014年建成使用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扎布让引水灌溉枢纽工程,投入国家资金78万元,项目建设为扎布让组、卡孜组、波林组农牧业生产实现有效灌溉面积达4200亩,使24户贫困户受益,贫困户户均粮食增产70公斤、饲草料增产480公斤。

2013年1月投资近百万元成立的江达县波罗乡农牧民手工业合作社,经营木刻雕塑、木刻经版、藏纸藏墨制造、经文印刷、民族手工艺等传统技艺。合作社成立两年多以来,每年有20多万元的收入,吸纳了41名当地的木刻艺人,每人每月有4500元左右的工资。乃东县泽当镇泽贴儿编织合作社、墨竹工卡县噶遐农产品合作社、洛扎县残疾人缝纫专业合作社、在政府扶贫政策的帮助下,走上了产业化路子;

白朗县的蔬菜大棚项目,定日旅游产业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日喀则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和载体。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认定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25家,培育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合组32家,涉及现代农业、民族手工业加工、旅游观光等领域。

扶贫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区县自身优势。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能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与收入问题,同时形成产业可持续发展,方能解决根本问题,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通过健全整体攻坚机制、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实行扶贫开发目标管理责任制等方面,打造大扶贫格局。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解决,贫困发生率降至5%以下,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确保5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责编: 央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