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家园”--西藏“4·25”地震灾区安置点见闻
新华社拉萨8月10日电题: 震后“家园”——西藏“4·25”地震灾区安置点见闻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二三十个孩子,他们画得很认真,眼神专注,连我走到身边都不知道……”这堂“画自己想画的内容”的美术课,让26岁的孙逯群记忆颇深:“绝大多数孩子画的都是自己的家乡。”
西藏“4·25”地震发生后,日喀则安置区立即启动开工建设,于4月30日迎来樟木镇首批群众入住。目前已经有群众500余户,2000余人。
孙逯群也想家,她来自浙江杭州,是安置点的一名志愿教师。在“快乐帐篷学校”,像她这样的教师有18名。“要是不来会后悔的!”她说。
学校负责人次仁贵桑介绍,安置点有140多个帐篷教室,面向从幼儿园孩童到小学6年级学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写暑假作业,还有画画、音乐、舞蹈等课程。
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的别玛央金常去帐篷学校参加各种活动。“在那里跟来自不同学校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和玩耍,特别有意思。”她开心地说,“这里也特别像自己的家。”
据聂拉木县委常务副书记都冰介绍,日喀则安置区占地1000余亩,现有帐篷1243顶。目前,樟木镇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780套安置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受灾群众将于今年9月底10月初顺利入住。
今年58岁的王俊生出生在甘肃永昌,25岁来到樟木镇,地震前一直做酒水生意。樟木就是他的第二故乡。被转移到日喀则安置区后,他主动申请做起了厨师,负责这里所有受灾群众的伙食。
回忆起自己变成废墟的家乡,王俊生眼里噙满了泪水。“我腿脚不便,地震发生后,抢救人员用小车推我出来。因为政府抢救及时,我和同胞们第二天就吃上了鸡、鱼和水果,一天也没饿着。”掩埋了地震的悲痛,他总想着为大伙做点什么。“我的命是政府和人民捡回来的,我欠大家的情,一定要想办法好好报答他们。”
王俊生说,安定了,就特别盼望能早点回到家乡,重新开张酒水生意。“我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和力量,尽量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减轻政府的负担。”
根据受灾群众创业需求,灾区的技能培训已经展开,汽车驾驶、钢筋工……据统计,在日喀则,这些按照群众意愿设置的工种,参训学员已达数千名。
为了帮助群众更快恢复生产生活,在离日喀则安置点不远的地方,当地政府建了一座樟木商城,目前有90家商户入驻,主要经营尼泊尔特色进口商品,开张以来最高销售量达20余万元。
日喀则藏语称“喜噶次”,是“如意庄园”的意思。在这里的安置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沿路上可见多个服务站,日喀则市文化广播影视服务站、中国联通樟木口岸营业厅、帐篷书屋服务站等。此外,还有流动医院车、便民警务站、移动环保厕所、洒水车等。
在帐篷书屋里,两排书架上的上百本图书摆放整齐,借阅本显示,近两日有十几位群众来借阅图书。
离开帐篷书屋时,遇到5岁的小女孩尼玛卓玛,她骑在儿童车上,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震后她随爸妈送到安置区,在灾区专门设置的幼儿园里上学。她说:“有住的地方,有吃饭的地方,有学上,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
傍晚时分,帐篷厨房开始升起袅袅炊烟。街上的孩子们,像往常一样相约奔跑,骑车嬉笑追逐。一抹斜阳将余晖洒落在安置点的帐篷上,泛着“家”的温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