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植树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

18.04.2017  19:09
摘要

近日,西藏自治区为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决定把绿化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确定每年营造林地面积100万亩以上,推进全民植树、全民造林,力争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

新华社拉萨4月18日电 题:金沙江畔植树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 绿

新华社记者白少波

4月春暖时节,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协曲河山谷里,粉红色的桃花开遍两侧山峦,一条山间小路在谷底蜿蜒,路两侧古树上爬着一层青苔,山坡上挺立着一棵棵云杉,红土夯筑的碉楼坐落在花丛绿荫中,宛如世外桃源。

这是记者日前在西藏自治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核心区,昌都市贡觉县木协乡下罗娘村看到的场景。本世纪初,我国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45岁的护林员次仁旺修,10多年来,一直和村民们守护着这道生态屏障。

在次仁旺修幼年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场突发山火过后,山上的森林大部分都烧光了。次仁旺修说,自己虽然没有看到过这场大火,但是火灾后的很多年里,山洪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几十年来,一棵棵小树苗在灰烬里扎根生长,逐渐变成大树,下罗娘村的群众也更加珍惜火灾后长起的森林。次仁旺修介绍,护林员负责森林的防火、防盗工作,日常巡查中发现病虫害要第一时间上报。此外,还要向村民们宣传森林保护法规,防止乱采滥伐。

下罗娘村交通闭塞,村民们大多用木柴取暖、做饭。针对森林保护和群众生活所需燃料的矛盾,次仁旺修说,村里把保护森林、禁止乱采滥伐,写进村规民约,规定了每年采伐的范围、距离和时间等,严格进行总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藏生态保护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下罗娘村群众在护林的同时,开始在房前屋后、路边河畔植树造林。

次仁旺修也从护林员变成了植树带头人,成立了农牧民种植专业合作社。4年间,合作社的苗圃已经扩大到50亩,树苗有100多万株,树种包括核桃、苹果、桃树、云杉等。

据了解,合作社已经带动了7户、49名群众实现就业,去年8月至今,户均增收达2万元。次仁旺修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越来越多人愿意植树造林,不仅为了一份收入,更多的是希望经过一代一代人努力后,让青山绿水恢复到那场大火之前的水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的环境。

目前,植树造林已经成为西藏各地乡村新风尚。近日,西藏自治区为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决定把绿化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确定每年营造林地面积100万亩以上,推进全民植树、全民造林,力争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