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生多起雷击伤人事件 专家支招如何防雷避险
中国西藏网讯 汛期是西藏雷暴天气高发期,记者14日从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获悉,到7月13日,西藏今年共发生11起雷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4人被击伤,并有一些建筑物、家用电器、通讯电力设备、牲畜等被击毁或击死,给社会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对此防雷专家提醒,雷雨天气频繁出现,社会公众尤其是农牧民群众需增强防雷意识,在雷电发生时采取正确的避雷方法,才能减少雷击事件发生。
闪电划过拉萨上空。图片来源:西藏商报
雷灾事故呈上升趋势
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对西藏16年来雷灾事故的统计分析,近年来,西藏雷电灾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且损失也在增大。从地域上看,全区各地每年都有雷灾发生,其中那曲、昌都雷灾数量相对多些。从受灾地点看,雷灾大都发生在农牧区空旷地带或没有任何防雷设施的孤立建筑物。 从受灾对象看,主要涉及人员、建(构)筑物、家用电器及电子通讯设备等,尤其是农牧区雷灾事故占较大比重,而且主要以人员伤亡和牲畜死亡为主。
防雷专家分析,导致雷电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和个人的防雷意识不强,以为是小概率事件,存有侥幸心理;随着电器设备进入千家万户,个别人防雷观念陈旧,以为有根避雷针就能避免雷电灾害,许多建筑物虽然具有防直击雷的措施,但没有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因此弱电设备很容易成为雷击目标;建筑物,特别是农牧区住房本身“先天不足”,居民住宅区的房顶及电线杆缠绕着电源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等,布局上不符合防雷要求,一旦遭遇雷击就有可能导致区域性、大面积的雷电灾害;社会公众特别是农牧民群众匮乏防雷避险自救常识,导致雷灾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气象部门强化雷电监测预警服务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减轻或避免雷灾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西藏气象部门不断加强雷电监测预报预警及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目前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由27个闪电定位仪和4个大气电场仪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开通了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微信、电子显示屏等天气预报预警服务信息发布渠道。每年汛前定期开展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
以拉萨市为例,今年入汛前西藏自治区防雷中心已对市内所有易燃易爆场所、学校、公共场所、信息网络部门等重点区域和人口密集场所的防雷装置进行了安全检测,对存在雷灾隐患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新建、改扩建项目,及时开展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跟踪检测及竣工验收检测,截止7月中旬,已经对全市14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防雷装置设计评价,对80多个项目进行了跟踪检测和竣工验收,确保防雷装置安全有效。
另外,还加大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了气象科普“进农村、进牧区、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进寺庙”等气象科普“七进”活动,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雷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
针对汛期虫草采挖季节发生雷击伤亡事故高发的特点,从2014年开始,每年组织防雷工作人员到虫草采挖现场向农牧民群众面对面宣讲防雷科普知识。同时,还专门印制了藏文版《户外防雷避险自救知识手册》赠送给虫草采挖人员,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好评。
掌握防护知识才能免遭雷击
现在正值雷电多发期,连续不断的强对流天气使这种危险近在咫尺,单位和个人强化防雷措施,增强防雷意识刻不容缓。那么在雷电高发期,个人和家庭特别是在户外劳作的农牧民群众如何加强防护,避免雷击呢?
气象专家提醒,打雷时如果在室内,一定要关闭好门窗,不要站在阳台上,更不要触摸金属门、金属管线及建筑物外墙。最好拔掉所有电源插头,关闭手机,不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特别是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雷雨天气如果在野外活动,除了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外,最重要的是遇到雷电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千万不要慌乱地狂奔,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装置保护的建筑物内,或者很深的山洞里面,汽车内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赶路,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扛铁锹等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等高耸、孤立的物体。
专家特别提醒,当头顶电闪雷鸣时,如果你皮肤感到刺痛,头皮发麻竖起来,就意味着雷电将至,应该立即躲避。要是在空旷的地方,应该立刻选择低洼处蹲下,双手抱膝,膝盖紧贴胸部,头尽量低下去,减少人跟大地接触的面积。如果有雨披的话,也要批上,也能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在蹲下避雷时最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距离之外,尤其要将戴的金属眼境框拿下来。人多时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牵着手靠在一起。
急救及时得当才能挽救生命
若有人在野外遭受雷击,能采取什么急救措施?防雷专家支招,应立即将受雷击者抬到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地方,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请医生前往抢救。
当受雷击者的伤害不太严重,未失去知觉、神智清醒、能感到心慌、乏力、肢体发麻时,应使伤者休息,保持安静、平静,并密切观察其有无异常变化。当伤者还能呼吸,心脏尚在跳动但失去知觉时,则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立即松开衣物以便呼吸顺畅,进行通畅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如果伤者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且完全失去知觉,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救护,在送往医院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文/查日)
(责编: 李雅妮)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