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变应对质变: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再推进
跟往常会议有所不同的是,4月10日召开的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工作会议,除了主旨报告、典型发言、分组交流之类惯常议程,还有两个签字仪式――34个院属单位(包括33个所、1个研究生院)的一把手、19个协同创新任务的总指挥,分别与院长唐华俊在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绩效任务书和协同创新任务书上签字。
“这字一签,就不是仪式这么简单了”。院创新工程办主任李滋睿介绍,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5年后评估,每个所(院)按积分排名,其结果跟后续经费、资源配置乃至人事安排等“真金白银”直接挂钩,“不仅关系到一把手个人、也关系到每个所一大家子人的切身利害”,不是“生死状”,也跟“生死状”差不多了。
这样一种“绩效导向”的中央财政支出要求,从2013年农科院创新工程启动实施至今的3年试点期,一直贯彻始终。与院里签订了绩效任务书的32个试点研究所中,10个评为优、10个评为良,其余的评为差。“优等的,后续经费大增;评为良的,增幅要小;评为差的,经费不增”。在中央财政支持经费连年递增、从初期3亿元增加到今年8亿元的大背景下,“不增等于核减”。
“小马拉大车”,农科院人徒唤奈何
2013年之前,农科院人只有艳羡中科院的份,因为人家有“知识创新工程”,每年可获中央财政稳定支持,改变了以往项目主导下经费、课题分散,科学家跟着项目跑的“科研民工”现象,使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领域的创新以及着力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成为可能。
唐华俊把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称为“几代农科院人的梦想”。他经常讲,以往农科院是“小马拉大车”体制,尽管有30多个研究所,但院部和研究所一样同属独立预算单位,院里没有自主科技资源来组织重大创新,科研工作流于研究方向交叉、重复、小而散的状况。无力突破重大农业科技命题,农科院人只能徒唤奈何。
内外部质变: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启动19项协同创新
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院士分析,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是一个质变”,而且它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信息、生物、材料等领域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与传统农业领域交叉融合,使农业科技发展不断加快,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的链条越来越短、越来越灵活,进而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催生新的农业产业。
正是为应对此种质变,农科院创新工程应运而生;3年试点期,农科院又以自身质变,交出一份亮丽答卷。
吴孔明介绍,作为“顶天立地”农业科研国家队,在“顶天”方面,创新工程试点以来,全院共发表科技论文14000余篇,在SCI、E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5463篇,其中在《自然》《科学》系列刊物上发表论文21篇,对学科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植保所为例,2016年全所在学科最有影响力期刊发表顶尖论文2篇,今年上半年就发表5篇;而2013年之前,全所在有影响力期刊一年发表次一级论文5篇,2016年发表50篇,今年预计将超过70篇。“质变是显而易见的”。
在“立地”方面,依托创新工程,2013年起组织开展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马铃薯7种作物,奶牛、羊2种动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计划。集成先进适用生产技术136项,构建适合不同区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生产模式25套,形成“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经过3年协作攻关,几种作物增产均超过10%,最高达44.7%,每亩最高增效500元;平均减施农药和化肥10%以上。
吴孔明透露,从今年起创新工程试点期转入全面推进期,将启动19项协同创新任务,包括“农作物基因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作物高光效育种生物学基础及核心材料创制”“农业纳米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新产品创制”“多元异构农业大数据关联发现与计算挖掘”等,以解决农业领域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