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科学论坛:青年科学家聚焦青藏高原
中国西藏网讯 跨境污染物是如何在大气环流作用下进入青藏高原并影响环境的?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冻土道路工程风险如何评估?中新世青藏高原向北生长与中国北部气候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对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余震的研究有什么重要发现?川藏铁路建设中的泥石流灾害如何防治?……围绕青藏高原有关的地球科学问题,在“第三极科学”论坛上,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青年科学家们,共同分享研究进展并交流讨论。
10月13日至15日,第六届青年地学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论坛期间,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共同举办了“第三极科学”主题分论坛。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龚平介绍,在青年地学论坛期间设置以第三极科学为主题的特色论坛,以特邀报告的形式召集多学科背景的青年科学家共同参与,可以为从事青藏高原地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更多学科交叉交流的机会。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视角来看,青藏高原研究的多学科交流是十分必要和不可或缺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小萍分享了在跨境污染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建立青藏高原大气气溶胶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网络,揭示南亚污染物跨境传输的过程与机理,利用冰芯记录反演青藏高原跨境污染物传输历史,进而评估外源污染物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等。
兰州大学教授聂军胜表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在构造上是高原碰撞的最终端部位,构造运动活跃,在气候上处在三大自然地理分区的交汇处,对气候响应敏感,是研究构造和气候关系的关键和理想区域。聂军胜以中新世青藏高原向北生长与中国北部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为主题作报告,分享了研究历程,并初步得出结论认为青藏高原向东北的生长增强了中国北部的降水。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红谊介绍了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后的余震研究。“研究主震后的余震、小震,可以监测大地震和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监测火山喷发,监测人类活动可能引起的地震灾害以及监测重要的微小事件,如小当量核爆检测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宗省介绍了中华水塔区同位素生态水文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并简要介绍了中华水塔区同位素生态水文观测采样网络。
在关于第三极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热力稳定性研究的报告中,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裴万胜在论坛上表示,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有135.75万平方公里,考虑到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曲不公路、共玉高速等已有道路以及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和计划建设的青藏高速公路,气候变暖背景下,对第三极冻土道路可能的工程风险进行研究评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魏达在论坛报告中表示,甲烷是第二大长寿命温室气体,陆地生态系统在调节大气甲烷浓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占我国湿地的约30%,高寒草地贡献了我国天然草地约40%。气候变暖和湿地扩张打破了青藏高原甲烷源汇平衡,青藏高原成为甲烷的弱源。
参与论坛的青年科学家对上述报告进行了充分讨论,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角度提出了诸多有趣且有益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跨学科合作打下了基础。
本次青年地学论坛以“新青年,繁盛地球科学的力量”为口号,汇聚全国及部分海外单位1500余名青年科学家,交流探讨了地学及各分支学科最新研究进展。
据介绍,青年地学论坛是由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指导下,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而搭建的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论坛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主办,自2014年创办以来每年举办一届,目前已发展为地球科学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第七届青年地学论坛将于2020年在贵阳举行。(中国西藏网 记者/周蕾蕾)
(责编: 陈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