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第二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筹备期间,统筹安排,特邀多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师生做专题学术报告。11月2日至11月4日,参加我校“藏秦·喜马拉雅”论坛的部分专家学者在学校为我校师生做了5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11月2日,兰州大学焦若水副教授以“睦邻他者: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展开与理论脉络”为题做学术报告。焦若水以西方社会工作对禅宗、道等中国元素的运用指导中国社会工作为切入点,明晰了民族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民族敏感的差异性,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把握住优势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以争取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主流话语权。
11月3日,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新闻学院教授童兵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为题做学术报告。 童兵教授以丰富的中外史料和当下社会发展的多种现实为案例,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目标,脉络清晰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党性原则以及实施正确舆论导向的方略。
11月3日,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罗思东教授以“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政策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为题做学术报告。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政府政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的动力机制,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土地、资金、市场机制等要素资源;二是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城市化进程主要受到中央政府和法律约束和政策调控,政府主导的具体措施为城市的设置标准和行政建制受政府控制、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城市人口迁移和增长受政府控制;三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我国城市管理创新,即采取土地融资、民营化、网络化、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等协商和规制措施,不断优化城市治理能力。
11月4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朱锋以“贸易战,中美关系与世界政治的新变局”为题做学术报告。朱峰教授从宏伟的历史背景,以丰富的数据资料,就中美贸易战发生的三个原因、贸易战发展的前景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使大家对中美之间的国际关系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意识到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11月4日,西藏自治区原党委副秘书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孙勇以“跨学科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为题做学术报告。孙勇教授着重围绕何谓跨学科研究、为何难以开展跨学科研究、如何体现跨学科研究、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门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讲述科学哲学在跨学科研究之中的指导作用后,孙勇教授强调要运用思维导图引导自己进行跨学科研究,并为参会师生讲解了跨学科研究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专家学者们的报告见解独特、举例详实,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态度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报告主题涉及社会治理、民族工作、国际关系、新闻传播、开放发展、跨学科研究等方面,使人获益匪浅,拓宽了我校师生的学术视野。
(文:2011协同创新中心 /审核:毛阳海/编辑: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