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除夕欢度“古突夜” 汉藏同春迎新年
新华社拉萨2月7日电(许万虎 王沁鸥)爆竹声中除旧岁,汉藏同春一家亲。7日傍晚,伴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西藏各族民众共同迎来农历春节除夕和藏历新年“古突”之夜,高原处处弥漫着藏汉同春贺新岁的祥和气氛。
当日的圣城拉萨,目之所及,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走进拉萨城关区扎细社区,这里的藏式小院敞亮明净,藏汉民众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贴春联、备年饭,彼此之间还不时招呼着对方“搭把手”。
今年33岁的顿珠多吉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他们家500多平方米的藏式小楼灯火通明,全家14口人欢度“古突夜”。步入客厅,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整洁的藏式方桌上,牛肉、奶渣、水果等不一而足。
顿珠多吉说,前几年翻新了住房,一部分自己住,一部分租出去,加上妻子在扎基寺附近经营甜茶馆,一家人衣食无忧,日子有盼头。“过去一年全家人顺顺利利,希望新年父母身体健康,孩子顺利考上内地西藏班。”他说。
客厅里其乐融融,厨房里锅碗叮当响。顿珠多吉的妻子措姆正忙着做“古突”,她轻捋垂落的发丝,笑着说,今年的藏历年和春节只差一天,“古突夜”和除夕在同一天。“今天收到很多汉族朋友的拜年微信,晚上吃‘古突’时,我要给汉族朋友们打电话拜年。”
按照藏族过年习俗,藏历12月29日,要饮食“古突”,由人参果、奶渣、白萝卜等九种食材共同熬制而成。作为驱鬼仪式中的一部分,“古突”面团中会包裹羊毛、辣椒、豆子、钱币、黑炭等各有寓意的东西。“小麦代表福气好,辣椒代表‘刀子嘴豆腐心’……”措姆笑着解释道。
一旁的顿珠多吉忙着插话:“全家人吃完香喷喷的‘古突’,还要举行驱鬼仪式”,到时会派一个成年男性举着火把,在家中各屋跑一圈,高呼“出来,出来”,再跑至路口扔掉火把,一路不回头跑回家,寓意驱散病痛灾害。
在拉萨团结新村,“异乡客”同样感受着双节同至的浓浓温馨。在此经营一家青年客栈的山东小伙李帆与游客一同准备除夕大餐;仅一墙之隔,藏族姑娘次仁卓嘎家里同样欢声笑语。
“扎西德勒!”李帆敲开邻居大门,送上一声真诚的问候,再递上一箱水果和一对猴子形状的福帖。次仁卓嘎接过“新年礼物”,热情地回赠家中新炸的“卡赛”(藏式甜点),并祝福他们生意红火,吉祥幸福。
客栈壁炉正旺,暖意袭人。在李帆的记忆中,老家的除夕夜,除了要预备鸡鸭鱼肉等丰富餐食,还要蒸馒头、吃柿饼、下饺子。如今身在异乡,春节、藏历年的热闹气氛消解了他的思乡之苦。
“藏历年风俗虽与内地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比如老家过年包饺子会放入硬币,这与藏族朋友在‘古突’里放东西很像。”他笑着说,“听窗外的鞭炮声,高原的年味儿不比内地少。祝愿西藏发展得越来越好!”
夜色渐浓。爆竹烟花点亮拉萨夜空,圣城沉醉不眠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