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50年:“香格里拉”的新生
新华社拉萨9月8日电 题:西藏50年:“香格里拉”的新生
新华社记者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被人称作“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但其空气中氧含量比平原少大约40%,这让不少来世界屋脊的人放慢了步伐。然而,作为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西藏却在过去半个世纪见证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速度。
半个多世纪前,西藏从封建农奴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原本没有人身自由、占全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一夜间“翻身做了主人”。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成为西藏发展的转折点:彻底告别旧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立西藏自治区。
8日,中央政府代表团与西藏各界共庆自治区成立50周年。人们戴着藏戏面具,身着红色藏袍跳热巴舞,敲着鼓,举着牛皮筏,一个个方队走过五星红旗和大红灯笼装点的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场面和50年前相似。
“当时,我们也唱歌跳舞庆祝了好久。”曾家住布宫脚下雪村的藏族老人其加说。
新旧制度的交替
原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处长沈宗濂和驻藏办英文秘书柳陞祺在《西藏与西藏人》一书中写道,在旧西藏,达赖喇嘛掌握着西藏宗教及政府的双重权力。“达赖喇嘛是全西藏地方之王,他与臣民的关系,可以描述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彼时,西藏行政管理机构中的西藏僧侣会议称为“聪督”。“这个自我吹嘘为西藏‘民主立法机构’的聪督,事实上既不民主,也不立法”,“任何提议都不通过投票表决”,这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的书中如此描写。
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西藏实行。制度引入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以及现代立法体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管理国家”。
不过,执行之初,九成以上是文盲的西藏百姓还需用一些特殊方法来行使民主权利。
71岁的扎西达杰记得那时的选举热烈而“原始”:很多地方是群众开大会举手表决产生人大代表。在一些偏远地方,候选人的“票箱”是一只碗,选民将豆子放进中意人选的碗里,算做投票。
“文革”期间,像全国一样,西藏也受到影响。“革命委员会”取代了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
1977年,西藏恢复了人大制度。西藏历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自治区主席均是藏族。
西藏政治学者巴桑罗布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妥善安排了中央和地方关系。
69岁的巴桑罗布曾是自治区人大代表,在一次考察中注意到阿里生态环境脆弱,提出要加强保护。后来,自治区人大向全国人大提交了相关报告。
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提出投资155亿元,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人大立法解决了当地很多实际问题。《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是有效保护学习使用藏语文的一个范例。
根据法规,西藏学校全面实行藏汉双语教育。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现了藏汉语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讲授。中学开设藏语文课,其他课程用汉语文讲授。在中专和高校招生考试中,藏文是考试科目之一。
在西藏,类似这样具备法律法规性质的文件有300多个,涉及婚姻、财产、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方面。
今年,自治区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西藏自治区天葬管理条例》的议案。这是西藏有史以来第一次立法保护天葬。
2012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代表人事选举工作委员会主任桑珠看见网上传言,称有旅行社要将天葬作为旅游项目。“天葬是一种丧葬习俗。”他说,“人去世后被参观是不合常理的。”
他花了半年多时间走访山南和日喀则等天葬习俗较普遍的地方,与其他代表一起提交了议案。“立法管理天葬事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天葬这一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藏民族丧葬习俗的尊重和保护。”桑珠说。
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是为了保护这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而专门制定的地方法规。
“实行新型民主政治制度,是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巴桑罗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