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50年]陈琴:在6500米书写新闻人的骄傲

25.07.2015  12:17

  编者按:50年的历程,在西藏这片高原热土上,发生了无可比拟的巨大变化。每一个新起点、新跨越发生的当下,都留有一代代与西藏结缘、有故事的人的印记。而流淌在每个人心底的那段西藏时光,也正是岁月长河中最珍贵的记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梦想。

  登上过6500米的 珠峰 冰川,进入过被称作“生命禁区”的阿里无人区,冒着落石危险徒步进入因地震而成为孤岛的樟木……陈琴说,记者就是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

 
陈琴在西藏藏北无人区采访

  “无论是身处海拔6500米的高山,还是寂寞荒凉的无人区,甚至是直面生死考验与亲情离别,对我而言,完成报道任务往往是第一位的。”央视驻藏记者陈琴这样描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她看来,在西藏的工作有艰辛、有痛苦,但更多的还是快乐。

  五年时间,陈琴走遍了西藏60多个县,世界屋脊的屋脊、那曲无人区、墨脱秘境、藏文化发源地、昌都茶马古道……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只有走近这片土地,才看得到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风景,在这里生活,会让你以平等的目光和胸怀,注视和接纳一切事物,去关爱你所面对的一切。

  “在西藏海拔最高的双湖县(平均海拔近5000米,不生长树木),无数人都试过种树,但无一例成活。双湖县长南培去年从拉萨运回一棵桃树放在自家的阳光棚里,今年6月再去他家时,那棵桃树已干枯了,这就是双湖真实的自然条件和状况。”深入农牧区采访时,陈琴就住在农牧民的帐篷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她说,这样能很直接地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期望。而农牧民的朴实和对生活的真诚态度,也常常使生活在大都市的陈琴羡慕不已。


陈琴下乡途中

   6500米的考验定格生死情谊

  在西藏工作需要克服太多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困难,每一个进入高海拔地区的人,身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对很多人而言,头痛已是一种自然常态的表现。虽然没有那么直接的生死较量,却是对生命意志的极大考验。职业的需要使陈琴更加客观地认识了这片土地,一次在珠峰的采访经历令她至今记忆犹新。

  2013年珠峰冰川科考队在海拔6500米钻取300米冰芯,为全世界科学家进行第三极气候环境研究。“这个过程十分艰辛。我和采访团队从大本营徒步到海拔5500米时,已发生轻微脑水肿,视线与听觉都已开始模糊,为使自己保持清醒,我把手机音乐开到最大声。”这是陈琴在珠峰遇到的第一次考验。“当时天空突然飘起鹅毛大雪,我静坐下来思考是继续往上爬还是下撤,下撤很容易,可科考队员和物资都已向海拔6500米挺进,如果我们下撤,钻取冰芯的过程将无法记录和报道。后来队员找来三头牦牛一组的驼队把我拉上去,在海拔5800米的地方适应了四天。”第二次考验,则来自陈琴强烈的身体不适。“各种高原反应,还闹肚子。没有药品,最后只能把大蒜烤糊了吃。很幸运,有科考队员从6500米下撤到营地,身上有一板诺氟沙星胶囊。

  第三次考验是做《珠峰冰川取芯记》的节目,在海拔6530米的东绒布冰川,陈琴和采访团队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十九个小时。“上去的时候特别艰辛,两个高山向导背着我、扶着我,很费劲地走到那无比遥远的帐篷。”因为帐篷是搭在冰川上面的,风特别大,连上厕所都无法前行,只能足足憋了19个小时,等到第二天早晨躲在冰塔林里上厕所时,手都已经冻僵了,“解不开裤子,只得叫同事帮忙。”陈琴感慨地说,在高海拔的艰苦环境里,大家都真诚替对方着想,尊重彼此的生命。

  “坐在帐篷里,队员们浑身都是雪,干裂着嘴唇,还在跟我们讲顺利完成钻取冰芯带来的喜悦,这是永远难忘的镜头。”后来,陈琴写了一篇文章《来自6500米的考验》。“这个考验是非常非常具体的,每天早上起来穿鞋子需要半个小时,弯腰吸氧,系鞋带,弯腰吸氧,再走到做食物的帐篷里,等吃饭,一顿只能吃半碗稀饭,吃不下,在西藏高海拔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工作状态,太不容易。”有了这次经历,陈琴更加理解西藏登山队员帮助他人力争登上高峰,不计个人得失的忘我精神。“他们已把我们看成生死兄弟。


珠峰途中

   用我们的镜头记录西藏

  身为记者,无论事件发生在哪里,奔赴现场还原真相是职责所在。今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为及时向全国报道地震灾区受灾情况,陈琴和她的同事在第一时间奔赴聂拉木灾区。4月27日徒步进入孤岛樟木,在行进过程中,山体滑坡,碎石不断滚落,阴雨绵绵,道路泥泞难走。“滑坡带是一些小碎石垒砌起来的,不牢,不小心就有滑下去的危险。我们跟着年轻消防战士,他们步子迈得很大,一不留神我的脚卡在石缝里,无法前进或后退,此时,山坡上不断有碎石滑落,慢慢地只见大的石块也随着碎石向下滚来,同事益西紧张得不行,当时垫后的消防支队长冲上来拎着我就走了。”陈琴说,这样的事情不只一次,每次发生危险都有人民子弟兵及时护救。“灾后的尼泊尔余震不断,在一次抢险拍摄中,恰好飞过来一架尼泊尔的直升飞机,引起山石的震动,满山石块飞落,一块巨石从我身后大约半米飞过落地,又是一名救援部队的负责人拽着我跑。这次我真的被吓着了,如果不是他我就会被石头击中,后来我跟他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

  2014年7月,陈琴和采访团队去阿里无人区做藏羚羊科考,从电视媒体的角度深入报道阿里藏羚羊的生存现状。去往阿里的途中,车队中的一辆车迷路了,另一辆车去找,其他车辆必须继续向前赶路。在一片茫茫雪海的草原上,几个人吃力地在雪地里花了近两小时搭建两顶帐篷。陈琴感叹,在这片土地上和大家打成一片,喝酥油茶、吃糌粑、吃生肉,这样的生活不觉得苦。“西藏磨练丰富了我的人生,是这片沃土实现了我人生的重彩。”这次采访对陈琴来说格外有意义,“我们了解到,现在野生脊椎动物数量已经超过800种,事实证明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为西藏生态呕心沥血一直努力着,包括国家对西藏生态保护的投入,脆弱的西藏生态才有良好的保护。现在西藏藏羚羊已经超过20万只了”。

  这些年,陈琴和她的同事一直在用镜头记录着西藏变迁。“西藏真的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6年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现在已逐步实现定居。西藏各乡镇都有卫生院、学校,特别是农牧区。而且西藏越来越重视学前启蒙教育,开设了学前班。我觉得这是最深层次的变化。”陈琴说,从民族传统手工到非遗的保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交织,冲撞和融合……这些变迁我们都一一记录下来了。“希望我们的新闻不仅客观真实,还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后记:

  在高原,记者的眼里不仅仅是认识西藏,更是感知西藏。他们的笔和镜头,传达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记录生活。记录下汉藏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记录下这片故土人民的伟大智慧;记录下-大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群体……与这片高天厚土同甘共苦的生命历程将永远铭记于心。

(责编:郎宁 冯登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