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藏税收增幅超GDP 都从哪儿来?

02.02.2015  10:29


1月12日,西藏全区税务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来源:西藏国税局网站。

   中国西藏网 讯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税收收入增长幅度较上一年继续下降,但仍高于去年7.4%的GDP增幅。

  其中,据西藏自治区国税局消息,2014年西藏全区税收收入达174.86亿元,同比增长17.6%。在今年西藏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预计,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925亿元、增长12%。可见西藏税收增幅也同样高于去年的GDP增幅。

  据悉,西藏全年税收连续10个月保持了正增长,且十三类税种“十升三降”,普遍呈现两位数增长。

  那么政府税收是否过多?一直保持增长的税收收入都来自哪里?哪些行业或领域占西藏税收收入的比重大呢?

  从公有制经济税收和非公有制经济税收来看,近五年来,西藏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呈现了典型的“一稳一增”的特点。

  2010年—2014年,西藏公有制经济税收规模基本保持在10亿元至15亿元之间,且所占比重在20%以内;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则不断放大。税收规模由2010年的40.1亿元,在2012年跃上百亿,2014年增至163.1亿元,占总体税收的比重由2010年的79%提升至93.6%。

  不难看出,在西藏税收收入比重中,公有制经济税收窄幅波动,而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则呈现了“井喷式”增长。

  早在2011年,西藏召开了第一次非公经济发展大会,提出了“五放、六支持”的总体方针(“政治上放心、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放胆、工作上放手”,“低门槛、零注册、轻税赋、强支撑、少检查、重激励”),提出了力争到“十二五”末非公骨干企业达到100个以上,非公经济增加值、上缴税收翻一番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的发展目标。

  近几年,西藏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取消、下放、合并了6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推动非公企业发展。

  目前,西藏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71.22万人,同比增长12.27%,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可以说,西藏非公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结构性减税政策利好小微企业和服务业,经济总量扩大,税收也因此同步增加。

  据了解,今年1月28日,在国家税务总局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介绍了2015年税务总局将从十个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包括税务行政审批再瘦身,推行执法权力清单化,评定纳税信用促遵从,纳税服务规范再升级,推行征管规范促改革,实施退税规范提效率,推广发票管理新系统,打造服务平台新品牌,支持三大战略出新策,深化内控机制防风险等内容。(以上内容综合自中国西藏网、国家税务总局网、人民日报、西藏日报)

(责编: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