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生走向新生活——四位普通西藏百姓56年的历史记忆
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高原大地桃红柳绿,河谷、山间,农民正在犁开沉睡的土地,牧人赶着牛羊,徜徉在蓝天下……
91岁的卓玛玉珍老人坐在火炉边,吸着鼻烟,不时端起温热的青稞酒喝上一口,时光宁静而悠长;
62岁的桑珠在藏医院接受药浴治疗后,回到家里喝两杯甜茶,打理一下珍爱的登山纪念藏品;
53岁的罗布丹增穿着制服,在糌粑加工厂里巡视,边走边盘算着再建100座水磨;
48岁的次旦久美在办公室加班,撰写“西藏藏医药数字化”项目申报书,桌上堆放着厚厚的资料。
56年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改革运动如春风拂过万里高原,维系上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土崩瓦解,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牛羊,从此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命运……
新生
【历史】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全面武装叛乱。3月28日,国务院发布命令:“除责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彻底平息叛乱外,特决定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4月28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做出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根据西藏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逐步实现西藏的民主改革,出西藏人民于水火,以便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奠定基础。”
【岁月】卓玛玉珍在35岁这一年,感觉到了生活的巨变。
她所在的设兴村,位于拉萨西北40多公里处,村后是红色的拉龙白朵山,村前屋后有大片树林,一条小溪自村中流过。这里是十四世达赖喇嘛母亲的庄园,全村有22户人家,其中18户是农奴,4户是家奴。
卓玛玉珍从十几岁起就给庄园干活,天不亮就出门,夜深了才回家,春种秋收,什么都干,双手常年皲裂,食物只有糌粑和水。“糌粑不敢多吃,吃多了又得去借,永远也还不完”。“最难受的是秋天,眼看青稞丰收了,但没一颗是自己的,身、心都特别劳累。”她说。
这一年,在拉萨河谷的贵族庄园里,昔日低人一等的农奴在党的领导下,将领主的地契、文书、账目付之一炬,还把领主、贵族家的房屋、田产悉数分发。人们捧着哈达,喝着青稞酒,载歌载舞。
就像一场透雨浇过干涸的田野,卓玛玉珍盼来了人生的春天:“过去我整天辛苦干活,但还是吃不饱饭。土地分完后,我头一回做了土地的主人,无论收获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这个最开心。”
由于地位卑微,卓玛玉珍没有过一个值得记忆的婚礼,成家后所生的几个孩子也因种种原因先后夭折了。这成了她心头永远的痛。
此时,在后藏日喀则宁康村,6岁的桑珠整天在山坡上放牧,有四五十只羊、十几头牛。对于这场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年幼的他还没有更深的体会。唯一感觉到的是吃的比以前好了,之后所放的牛羊中也有一些是属于自己家的。
奋斗
【历史】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宣告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9月14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正式履行自己的职权。高原人民一片欢腾,庆祝翻身农奴当家做主的新时期终于到来。
【岁月】宁康村所属的甲堆人民公社有一所民办小学,14岁的桑珠渐渐懂事了,恳求父母把他送到了学校。
学校主要教藏文,写藏文要用竹笔,蘸着墨水,在画上格子的木板上书写,一天中反复擦、写。桑珠珍惜机会,学习很用功。农村的教学条件简陋,桑珠自己做墨水:抠下房梁上沾的烟渍,加点胶和水,在火上熬制。
两个月的时间里,桑珠学会了30个藏文字母、4个元音和简单的拼写,并且可以离开木板直接在纸上书写,老师评价他“成绩非常好”。就在这时,从未上过学的父母对他说“上什么学呢?填饱肚子要紧”,桑珠只好回家务农。
1969年,桑珠偷偷报名参军,来到位于藏北的那曲军分区,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在这里,他经受了种种考验和锻炼,也学会了藏文和汉语。
5年后,桑珠迎来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入选中国登山队,准备在次年攀登珠峰。经过严格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后,桑珠于1975年3月来到珠峰大本营,最初分配在修路队,后被抽调到突击队。在第二次突顶时,队伍遭遇副政委邬宗岳滑坠罹难、迷路折返等打击,背着金属梯的桑珠曾登到8680米的高度,但最终还是无果而返。
在最后一次突顶时,桑珠成为18名突击队员之一。5月27日14时30分,桑珠终于和8名队友一道胜利登上珠峰。他从背包里取出一面国旗,和队友一起高高举起,留下了永恒的瞬间。这位翻身农奴登上人生的第一个顶峰。
此时,年楚河边的白朗县嘎东区贵热公社,13岁的罗布丹增正挥汗如雨,施肥、灌溉、除草,在庄稼地里忙碌着。
在堆龙德庆县嘎冲村,8岁的次旦久美因家庭出身不好而无法入学,每天给生产队放羊。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看到小伙伴们戴着红领巾在学校里又唱又跳,他深受刺激,回家就哭。母亲也没办法,就用红绸子给他和弟弟分别做了一条红领巾,两个孩子每天一回家就戴上,晚上睡觉也戴着,早上出门才摘下。
创业
【历史】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0年和1984年,中央先后召开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大力拨乱反正,认真落实政策,积极发展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西藏进入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岁月】1979年,就在落实政策的当年,12岁的次旦久美和弟弟、妹妹同时入学。母亲借钱给兄妹三人做了崭新的衣服,雇了马车把他们送到学校。次旦久美说:“妈妈做了一个黄色的挎包,上面还有五角星,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校园里戴红领巾,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
入学第二个月开始,次旦久美的学习突飞猛进,一个学期后就跳到了三年级,第二年开学就跳到了五年级。上学仅两年,他就上了县中学,并在1983年考入西藏藏医学校。
藏医药是西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兴办藏医学校,是国家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举措。入学后,次旦久美不分白天黑夜,刻苦学习。3年间,除了上课,他将20多万字的《三部医典》和300多种藏成药药效全部背诵下来,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自治区藏医院工作。
1986年后,为人谦和、工作踏实的次旦久美先后在藏医药临床、学术研究、藏药炮制、新药研制等多个岗位上工作,并到华西医科大学学习进修,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1993年,经过严格的筛选,他被时任藏医院院长、当代国医大师强巴赤列选为徒弟兼秘书。
“7月8日这天,院长专门做了人参果等最吉祥的饭食,我给院长磕了三个头,献上哈达,就意味着正式拜师了。”次旦久美对这个特殊的日子记忆犹新。
这年春天,40岁的桑珠再次肩负起一项重要使命:带领“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尼泊尔攀登安纳布尔纳峰和道拉吉里峰,一举成功。
此后5年间,桑珠和队友们连年征战,先后深入到西藏、新疆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境内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区,爬冰卧雪,不畏艰险,先后登顶7座高峰,在世界同行面前展示了中国登山人的精神风貌。
1999年5月27日晨,珠峰大本营,已经担任西藏登山队队长的桑珠正在指挥一场重大登山行动。此刻,10名队员正在一步步向顶峰接近。8时2分,边巴扎西率先登顶。之后,全体队员陆续登顶,并在顶峰采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中华民族圣火”。这是世界体育运动史上的第一次,也是珠峰顶上的第一次。
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既能给各类人才提供发展、创业的机会,也能让社会生产力、群众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解放和涌流。就在桑珠和队友们走出国门向新的登山记录发起冲击的时候,罗布丹增也在家乡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他所在的白朗县是西藏的粮仓,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包产到户以来,家里承包了20多亩地,温饱问题解决了,但富裕还远远谈不上。1988年结婚后,6个孩子相继出生,日子又开始紧张了起来。光靠种地肯定是不行了,他于1993年贷款4万元买了辆卡车跑运输,同时拉一些日用品卖到乡下,很快就成了“万元户”。
不过,当时的村民现金收入少,买东西只能用粮食抵押。几年下来,罗布丹增家里竟攒下22万斤青稞。没办法,他多次将青稞卖到拉萨古荣乡的糌粑加工厂,后来他突然开窍:开一个糌粑加工厂。
说干就干。1999年,罗布丹增从拉萨买来水磨,开始磨糌粑,但味道一直不理想。他认准一个理:“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花费三四个月时间,消耗掉两万斤的青稞,罗布丹增终于磨出了理想的糌粑,“味道可以说超过古荣糌粑”。
收获
【历史】2001年和2010年,中央先后召开第四、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明确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确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坐标,吹响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进军号角。
【岁月】60岁时的卓玛玉珍老人身体依然很硬朗,还能经常下地干活,可惜丈夫不幸去世,妹妹的女儿米玛仓决一家就和她住在一起,一家人其乐融融。
岁月荏苒,56年的时光显得短暂。如今的卓玛玉珍老人,住在宽敞明亮的藏式二层小楼里,每月能领取政府给予的生活补贴,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经历过寒冬的人,才更懂得阳光的温暖。和记者告别时,老人缓缓地摇起了转经筒,脸上的皱纹舒展了开来:“幸福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粮食,守着家乡的规矩。”她说。
桑珠于2013年退了休,喜欢穿着抓绒服、冲锋衣,脚踏徒步鞋,行走在拉萨的大街小巷。他在屋里的楼梯间做了个橱柜和展示墙,有大大小小的照片,有各类登山装备和纪念品。几十年辉煌的登山生涯,浓缩在了这方寸之间。
2000年后,他率队继续攀登剩下的4座高峰,在付出队友遇难、重伤等代价之后,这支不屈不挠的队伍最终在2007年7月12日成功登上最后一座高峰,创造了以集体形式攀登全部14座高峰的世界登山新纪录。桑珠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位带领一支队伍成功登顶14座海拔8000米高峰的队长。但他心里很清楚:“没有西藏的现代化发展,没有祖国的强大,单靠我们几个人,创造不了这样的奇迹。”
在后藏,提起罗布丹增,几乎无人不知。走进位于嘎东镇贵热村的糌粑加工厂,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办公用房错落有致,厂区内道路宽敞,绿树环绕。会议室内摆放、悬挂着企业获得的各种奖牌、奖状和锦旗。罗布丹增2003年获评全国劳模、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两次到京参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问起企业的效益,罗布丹增回答:“现有水磨100座,员工84人,日产糌粑50吨,产品销售到全区各地,年产值有四五千万元。”
发展起来的罗布丹增乐善好施,每年都出资为村镇办好事、实事,以较高的价格收购青稞,工人工资也给得比别处高,让更多的人受益。
如今,他的5个孩子有的大学毕业或正在上大学,一个正在读高中。长子扎西顿珠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放弃公务员身份,回家帮助父亲经营企业。
知识改变命运,付出必有回报。从1993年到2006年,次旦久美在强巴赤列身边工作学习,日夜不辍,从藏医理论到临床实践,从课题研究到著书立说,各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从2006年开始,次旦久美回到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工作,担任文献研究所副所长,他一边坚持临床门诊,一边开展学术研究,传承大师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先后出版专著11本,其中用一年多时间撰写的《国医大师强巴赤列亲授藏医药读本》一书,可谓大师一生心血的集大成者。他还多年代师授课,到各地培训基层藏医药人才,研制“肝益康”新药,为患者减除病痛……
“我是真的赶上了好时代。如果没有西藏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重视藏医药的大环境,如果没有跟随国医大师学习的机会,我不可能有今天。”次旦久美说。
昨夜一场春雨,古城拉萨碧空如洗,风和日丽。这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6周年的日子,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原标题:从新生走向新生活——四位普通西藏百姓56年的历史记忆
(责编:翟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