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藏建设成世界旅游目的地——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题:把西藏建设成世界旅游目的地——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
新华社记者钱春弦
神奇的西藏,拥有无可比拟的旅游业资源,具有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后发优势。在首届藏博会举办期间,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达出这样的信念。
西藏无可比拟,我国旅游业宝藏“后劲”
记者:为什么说西藏“后发优势”独一无二?
杜江:西藏所处的青藏高原是全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万山之宗,万河之源”美称,众多世界一流和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堪称绝品、奇品、精品。西藏历史多民族并存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西藏民族风情浓郁、文化艺术独特,成为青藏高原最生动、最活泼、最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资源。
地理、气候和交通等因素影响,使西藏自然、文化、民族、宗教等独特的资源完整保存,成为地球上自然风光最壮美、人文资源最神奇的顶级旅游资源带和旅游者倾心向往的世外桃源。西藏的无限神秘性,对海内外旅游者有天然吸引力,必将形成西藏旅游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大多数资源禀赋较高的旅游资源已被开发,唯有西藏成为我国极少数尚未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富集区,许多景区有条件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
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
记者:这些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哪些问题?
杜江: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是战略定位。
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容,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西藏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宗教文化深厚、建筑艺术辉煌,它既是西藏历史文化的瑰宝和现代文明的基石,也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旅游业对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保护、承载与传播功能,是推动“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建设的重要抓手。
西藏旅游资源主要依存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只有坚持严格保护、科学利用、适度开发,才能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西藏生态环境脆弱,必须在开发初期就统筹规划,在发展传统观光产品同时,可以开发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体验、自驾车旅游、徒步旅游等专项产品。
要处理好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的关系。西藏旅游业应以开发高端市场为重点,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化发展路子;大众市场发展,应以不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旅游接待负荷为前提,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旅游流量调控手段,避免走大流量、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路子。
改革开放是西藏旅游腾飞的翅膀
记者:怎么把西藏旅游后发优势变成后来居上?
杜江:西藏旅游总体处于发展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资源优势尚未转变为经济优势。把西藏建设成为对全球市场有很强吸引力、高度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将改革作为西藏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动力,把开放作为提升西藏旅游业水平的重要抓手。
要积极把握世界旅游发展潮流,向全国和全球市场要潜力,精心培育“世界屋脊、神奇西藏”形象。通过及时掌握和传递旅游市场需求,主动跟踪并及时反馈海内外游客对旅游市场秩序、服务质量的评价,重点开展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台、欧美、东南亚等重要客源市场营销,增强综合旅游品牌影响力。同时努力提升现有旅游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适用型旅游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