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在西藏大学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15周年之际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自1951年的藏文干部训练班起,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西藏师范学校(1965年成立)、西藏师范学院(1975年成立)等发展阶段。1985年7月,成立西藏大学。2008年12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3年5月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3年7月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随着西藏大学学科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改变,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面对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需要,1998年开始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点,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批准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两个专业学生,并在次年正式招生,这是西藏自治区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单位之一。
15来,我校的研究生工作得到教育部、自治区党委及政府、自治区学位办、区教工委、教育厅和对口支援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 现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美术学(藏族美术)、音乐学(藏族音乐)等2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另有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临床医学、土木工程4个专业学位点。2014年,我校申报增列临床医学及建筑与土木工程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自1999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从1999年的6人发展到目前在校研究生571名,毕业11届510名。
在重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学校特别重视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工作。为了培养更高层次人才,学校组织动员全校力量,积极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和博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同时拟立项建设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三个授权一级学科和教育学支撑学科。2011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中期检查,国务院学位办于2013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国家验收。
2013年,我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于2014年9月首次招生了12名博士研究生,结束了我区不能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历史,同时使我校的办学层次和学科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我校建成西部先进、国内有影响、国际有知名度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现已探索出了一条在极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区兴办高等教育的路子,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校不断完善研究生课程和教学计划,针对学科特点,努力借鉴内地兄弟院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和教学培养计划。为提高导师队伍质量,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校严格按照标准在校内组织导师组、导师,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外聘请了大批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和学术权威人才给研究生担任导师、授课。此外,学校加强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为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校将着力打造和构建以民族文化和高原科学技术两大学科群为重点的学科框架,扶持和建设5个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更有利于学校学科布局的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在新增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基础上力争新增5个覆盖面广的专业学位并继续做强做大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扶持一批有潜质,特色鲜明的国家、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从现有校级重点学科中重点扶持建设6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10个有潜质的校级重点学科。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学科实力,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不断积极探索和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
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办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理念,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1协同创新计划”“新一轮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等重大机遇,立足西藏,服务西藏,以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持续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培养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人才,力争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建设富裕西藏、和谐西藏、幸福西藏、法治西藏、文明西藏、美丽西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来源:宣传部 孙海芳)
(资料提供: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