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基本形成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10.09.2015  11:19

    从2006年到2015年,我区非遗保护方面,国家和自治区先后累计投入近1.3亿元,全区各地市、县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必要投入。十 年间,我区先后命名了三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目前,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占堆等68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0名传承人入选自治 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全区直接参与非遗传承活动的人数近3万,其中5人荣获国家级“薪传奖”,10人荣获“十佳传承人称号”。

    今年6月,第二届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大展举行,47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参展。来自日喀则市白朗县的边巴在展厅内安静地织着卡垫。32岁的他 从事这项工作已经15年,他介绍,这些卡垫都是用纯羊毛线织的,最贵的要4500元一对,便宜的也要卖到3200元一对。

    在“非遗衍生产品区”,藏靴、杰德秀邦典、泽当毛哗叽、木碗、藏香等非遗衍生产品陈列在展厅中,不少参观者在此驻足、观赏、购买。

    据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阿旺丹增介绍,我区从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成立了12支普查工作队,基本走遍了全区1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摸清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

    根据普查,目前发现全区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 产种类,共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9项。其中,藏戏、格萨尔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9个项目列入国家级 名录,323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名录,其余项目则列入市县级名录。

    去年,文化部开展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命名工作,我区共推荐申报了35个项目,最终望果节等13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基本形成了国家、区、地(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在 增强非遗保护工作影响力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努力。”阿旺丹增举例介绍,十年间,我区编撰出版了《中国藏戏史》等一大批保护研究成果图书和音像制品,形成 了“全区藏戏大赛”、“精品唐卡系列展览”等宣传展示品牌,同时推出《雅砻春潮》、《天湖之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节目,启动传统八大藏戏舞台化工 程……非遗保护成果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