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业扫描:高原“锻造”特色工程
近日,主打高原特产的“拉萨净土”品牌入驻京东,标志着我区特产销售步入电商时代。至此,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享用到天然、绿色的高原特产。
近年来,西藏按照“重点突出、体现特色、打造亮点”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速打造国家级高原农畜产品基地。形成了以青稞、牦牛、藏猪等为主体,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涌现出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品牌产品,越来越多的本地农畜产品搭上现代物流快车,走入区外市场,走向了世界。
近年来,我区农畜产品加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为核心,以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特色产业、组织特色产品来开拓内地市场为重点,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产业发展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承接载体与平台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招商引资政策与投资环境建设为主要推动方式,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引导农牧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富裕人口向产业园区聚集,不断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畜产品加工又好又快发展。
增值增效 发展迅速
那曲县罗玛镇洛桑家有1000多亩草场,养着100多头牦牛、羊等牲畜。逢年过节都会宰杀两头牦牛,一头自家吃,一头售卖出去置办生活日用品,牛粪则是家里永久性的取暖材料。和洛桑家一样,牧民家都习惯用牛粪来生火做饭和取暖,牦牛毛、牦牛皮可以制作成牦牛毯、牦牛皮包等等,牛羊角可以制作成各种乐器,他们进行畜牧业粗加工,产品则有奶渣、拉拉、风干肉、酥油茶等,产量小、机械化水平低、收入少。
基于现状,我区加大发展规模农畜产品加工业。截至去年年底,全区50万元以上规模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0家,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各级农牧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目前,全区已有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其中,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地区对外贸易总公司、西藏自治区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七地(市)共培育地(市)级龙头企业80多家,初步形成了三级龙头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21亿元,同比增长16%。
如今,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主要涉及青稞精深加工,油菜籽加工,蔬菜保鲜、贮运,马铃薯加工、奶制品加工、牦牛肉加工、皮毛(绒)加工、葡萄酒加工等,加工业迈出了可喜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