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咋炼制 记者打探神秘制剂室
产量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和试运行,自治区藏医院门孜康制剂室于11月23日获得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据悉,门孜康制剂室培育了全国藏药生产的龙头企业甘露藏药股份公司,打造了中国驰名商标“甘露”,“欧曲坐珠钦莫”炼制秘法首次获得了藏医药制作技术的国家级专利。1日,记者走进门孜康制剂室,探访藏药生产工序。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门孜康制剂室每年可生产成药6吨左右,以粉剂、丸剂、汤剂三种类型为主,其中丸剂的生产量最大,占总产量的70%左右;汤剂最少,生产量为10%-15%左右。
从加工到成药要先将原材料直接炮制加工,然后按处方量进行配比,再将配比好的药材粉碎制散(丸),有些还需要包衣,最后进行包装工作。
年产成药6吨左右 其中丸剂产量占70%
记者从自治区藏医院门孜康制剂室了解到,该制剂室每年可生产成药6吨左右,以粉剂、丸剂、汤剂三种类型为主,其中丸剂的生产量最大,占总产量的70%左右;汤剂最少,生产量为10%-15%左右。该药剂室生产的汤剂主要针对“隆”病、粉剂主要针对“赤巴”病,而丸剂则主要针对“培根”病或“久”病。“生产丸剂比重大,主要是为了方便患者服用。”自治区藏医院门孜康制剂室副主任医师旺久介绍道。
另外,记者了解到这些药剂中有种叫“喜塞散”的成药用量比较大,每年有近4吨,而该药主要用于肠胃病,是不是意味着西藏肠胃病患者比较多呢?旺久表示:“喜塞散首选用于胃肠病,但还能调节其他疾病的根。”据悉,在藏医理论中很注重胃的健康,因此很多患有其他病症的患者在治疗前先需要对胃部健康进行保养。“只有将胃保养好,才能保证人体其他器官的健康运行,因此喜塞散的用量比较大。”旺久说。
记者体验 成药制作工序“繁琐”
昨天上午,记者在旺久的带领下参观了该制剂室的原材料库、前处理车间、净药材库、配药室。进入前,记者首先在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更换了“装备”——白大褂、口罩、帽子和鞋套。工作人员表示,为保证生产出的药的品质,这道工序是必须的。
在前处理车间,记者看到,地面上堆放着需要处理的药材,工作人员表示要对这些药材进行前期杂质等的处理工作,比如有些药材只需要它的根,就需要将叶子处理掉。进入净药材库,记者看到,已经筛选好的药材全部被分类装在白色袋子中,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戴着口罩都能闻到药材散发出的味道。
接下来,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配药室,没想到进入配药室比进入净药材库还要“麻烦”,一共要经过4道门,而且进入每道门后都要先将这道门关闭,再开下一道门。“这样做是为了把外面的气流阻隔起来,从而保证药效的纯正。”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称量配剂室,记者看到两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在将13种处理过的药材进行称重配比。走出制剂室,旺久说:“称重配比后要进行粉碎等处理。总得来说,从加工到成药要先将原材料直接炮制加工,然后按处方量进行配比,再将配比好的药材粉碎制散(丸),有些还需要包衣,最后进行包装工作。”
仅供藏医院所用 不面向市场销售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制剂室生产的药品全部用于自治区藏医院临床所用,未经药监等行政部门允许不得调剂至其他医疗机构,所以这里生产的成药在药店是买不到的。
藏医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熔古代哲学、天文历算、生物学、物理学等于一炉。很多人对藏药的理解是:所有药材都来自藏地。“其实有很多药材来自内地,甚至有从国外进口的,之所以是藏药,取决于独特的理论体系、配置加工方法和制造方法,而非产地。”旺久说,目前,门孜康制剂室所用的药材60%出自本地。
至于成药的生产成本,旺久表示,有些药需从地区农牧民手中收购,人工采集费用在提高,这会影响到药的生产成本;但有些药中需要的原材料可能是濒危药材,这也会影响到成本;另外,也有像藏木香、西藏棱子芹等濒危藏药材,近年来人工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如果不断推广种植,虽然是濒危药材,但形成一定种植规模后成本反而会降下来。
(责编: 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