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对口援藏20周年:科技援藏放飞富民强区梦想

22.07.2014  09:00

        2013年12月4日清晨,察隅县人民医院一名藏族妇女即将分娩,但当地医院简陋的条件和落后的技术,着实让家属揪心。

        察隅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处,崇山峻岭,河流密布。在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成员、察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林浩看来,察隅县人民医院医疗水平的薄弱对生命的考验比自然环境更为艰险……

        危难时刻,林浩和援藏医疗分队就地展开剖宫产手术。经过90多分钟的努力,援藏医疗分队交出了满意答卷:母子平安!

        为改变西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状况,中央从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伊始,就发挥内地省市优势,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地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工作。这些援藏人才涉及卫生、教育、建设、交通、环保、水电、农牧等各行各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更是将科技援藏列为包括经济援藏、人才援藏、干部援藏在内的四大援藏工作机制之一,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经济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

        20年来,正是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以矢志不渝的接力奋斗,以穿透岁月的执着,把一腔热情、一颗颗真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留在了雪域高原。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援藏干部的到来,为农牧民身体健康、生活富裕带来了福音;他们的到来,更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增添了不竭的动力。

        薪火相传“接力赛”——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这是一片洗涤心灵的净土,这是一片精神富有的热土。每一个来过西藏的人,记住了她的美丽,更敬畏这片高天厚土带给人们的极限挑战。

        20年来,来自祖国各地、深入到全区各行各业、各地(市)县的援藏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切实做到了“人尽其用”,有力推动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2013年8月,拉萨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三级乙等医院殊荣。可是谁能想到,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家简陋的医院几近倒闭。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以来,随着急诊楼、住院部、医技楼、员工宿舍等援藏项目和援藏资金的落实,随着一批批对口支援的医护工作者的到来,拉萨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从濒临倒闭的小医院到如今的三级乙等医院,其间经历了多少变迁?拉萨市53岁的市民格桑德吉和儿媳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变化。

        “我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难产,都被抬到医院门口了,但医院说没专业的妇产医生,不敢接生,只好又抬回家里。”

        时隔20多年,同样在这家医院,格桑德吉的儿媳索朗拉姆在妇产科医护人员助产下,顺利产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在住院大楼妇产科一间干净整洁的病房内,当上奶奶的格桑德吉高兴地拉着医生格央的手,不停地道谢。

        42岁的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格央刚到医院时,恰逢江苏省启动第一批对口援藏工作,拉萨市人民医院迎来了援藏干部、院长温端改。格央回忆说,温院长慈祥而忙碌。但医院的职工们还是心存疑虑:“院长刚来时,大家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没想到温院长还真的把医院救活了。”

        20年对口支援,一批又一批来自内地的像温端改一样的援藏工作人员给格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抱着‘来了都得留下点什么’的信心,跑项目、筹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引人才、重管理,帮助医院建起一支医术精湛的队伍,让这个濒临破产的医院,一步步走上正轨,渐渐有了今天的规模。”

        帮助受援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传帮带为受援单位留下了一支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一批批援藏干部共同的心愿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我们只是传承者,将援藏的接力棒一个一个传递下去。”现任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江苏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陈卫昌说。

        在藏东南的察隅县,农牧民群众与来自深圳特区的援藏医生的深情厚谊与多个“第一例”密不可分:第一例全子宫切除术、第一例无痛人流手术、第一例无痛输卵管结扎术、第一例电子胃镜检查……这些“第一例”既展示了援藏医疗分队的技术实力,也饱含了他们勇挑重担、生命至上的民族团结情。难怪当地农牧民都亲切地称赞这些与他们结下深情厚谊的“门巴”们为高原的“生命守护神”。

        西藏,被世人称为世界屋脊。这里常年高寒缺氧,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不少患儿由于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失去最佳手术机会。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援藏专业医疗技术人才的作用,让高原的孩子们摆脱病痛的折磨,每一批援藏干部初到受援地或单位后,总是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道,深入农村牧区,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激发援藏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2012年,17个对口援藏省市和17个中央援藏企业对口支援西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治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在对口援藏工作的大力帮助下,西藏已经有80多万名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进行了先心病筛查,完成了对1495名先心病患者的免费手术治疗。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当地医护人才,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成了陈卫昌、林浩等一批批援藏医疗干部的“接力赛”。

        2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踌躇满志走进西藏,他们克服头痛头晕、胸闷憋气、恶心呕吐、手脚发麻、行走困难、思维迟钝、流鼻血等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高原反应”,通过“传、帮、带”和身体力行,帮助西藏的同行们提高医疗水平;积极开展诊疗帮扶、指导学习,帮助县医院建设重点科室。

“雁过留声”,每一位进藏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技术干部都怀揣着这样一种信念:“要留给西藏一支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变‘输血’为‘造血’。”

送技术送人才——

        积极探索立体人才援藏新模式

        2013年,“中科院西藏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任务”项目组的科研人员刚到山南贡嘎县吉纳村时,当地村民满怀期待地用“羊老板”、“牛倌”来称呼他们。援藏干部们心里不解:“博士怎么成了‘牛倌’、‘羊倌’?”

        项目组工程师武俊喜,博士刚毕业便作为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来到西藏。他对高原草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畜牧业提出了科学对策。

        随即,在中科院专家的主持和带领下,贡嘎县新型农牧民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个“促进农牧民增收的西藏农牧结合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项目从新型农牧民经营组织培育、技术体系构建、关键技术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构建起了合作经营型和农户经营型农牧结合技术体系。

        一年后,项目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实惠。通过合作社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实现了分散家庭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转型。当看到土地入股的牧户拿到第一笔分红后,当初对合作经营收益持怀疑态度的村民米玛,为自己没有入股合作社懊悔不已。今年藏历新年刚过,他就第一个向项目组提出,把自家的4亩草地作为股份入股合作社。

        贡嘎县吉纳村村官多吉次仁,是项目组重点培养的经营管理人才。他全程参与了吉纳村合作社的组建和经营,并担任合作社总经理。一年来,在项目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多吉次仁跑销售、拓渠道,市场决策和经营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吉纳村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2013年底,多吉次仁获得第三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论坛“县域农村合作组织杰出人物奖”。他说:“这个荣誉属于整个团队。我从中科院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这些都将成为我建设西藏、服务基层的宝贵经验。”

        自治区科技厅厅长助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袁志彬说:“科技援藏是自上世纪90年代科技界积极响应全国支援西藏这一战略决策而开展起来的,是发达地区以科技无偿援助方式支持西藏科技发展的尝试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把科技援藏与经济援藏、干部援藏和人才援藏相结合,才能实现援藏方式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20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援藏工作,把立足西藏的跨越式发展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人才、智力援助的工作力度,为西藏培养、培训了大批实用型、技能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6月,在遥远的阿里高原,地质奇观——土林包围的的扎达县城,蔬菜大棚成为当地农牧民主要的创收渠道之一。扎达县城所在地的托林镇托林组蔬菜大棚里,辣椒、黄瓜、青笋、小白菜等30多个蔬菜品种和当地独具特色的甜瓜、西瓜和西红柿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当地的瓜果还通过新修好的柏油路运输到阿里行署所在地的狮泉河市场销售。

        而素有后藏“粮仓”之称的日喀则白朗县,已然成了全区最大的高原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在几批对口援藏工作队的接续努力下,“白朗蔬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形成了蔬菜大棚5367个、年产蔬菜5600万斤的规模,不仅解决了全地区及周边的蔬菜供应问题,而且成为日喀则地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按照党中央要求,经过20年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各省市技术援藏工作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格局。

        袁志彬说:“推动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科技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普及推广各种科学技术,培养本地科技人才,通过科技造福当地群众是科技援藏的主要内容。”

        2006年,上海援藏队在日喀则拉孜县利用200多万元援藏资金,创办了拉孜农业技术示范园,专门从上海请来技术人员,教授农民温室栽培技术,免费给农民送苗、送技术。如今,当地农民发展大棚种植已蔚然成风,种植亩产纯利润与之前种青稞相差十倍。

        2011年12月22日,西藏科技项目管理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开班。这是根据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从2011年开始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科技管理学院为西藏自治区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培训科技管理和技术人才。

        在援藏干部及其援助资金的帮扶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西藏以农牧技术员为核心,狠抓农牧民技术员和农牧区“土专家”的技术培训工作,对农牧区科技特派员实行绩效工资管理,让他们做项目、教技术、传信息,真正做到不离地、不离乡,全天候做好农牧业技术服务。

实施“科教兴藏”战略——

        依靠科技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全国各援藏省市将受援地区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与对口支援地区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在提高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在日喀则江孜县,次央和她的“江孜啊香糖醋大蒜”可谓声名远播。从最初从事小本经营的小作坊,到发展成为今天拥有512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并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江孜啊香糖醋大蒜”,次央和她的团队依靠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经历了一次次变革。

        截至2013年底,国家在江孜、乃东等59个县实施了67个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累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2744亿元。

        20年来,依靠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及一批批全国各省市援藏项目资金,一批像“工布江达县藏丹参种植与开发”、“江孜大蒜深加工技术”、“西藏林周毛羊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推广”、“曲水县芜菁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西藏日土白绒山羊本品种推广和产业化技术开发”、“波密县野生天麻半人工栽培科技示范与推广”等符合西藏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需求的科技项目在农业示范基地生根、开花、结果,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在各县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

        通过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使我区具有特色优势产业的青稞、高原油菜、马铃薯、温室蔬菜、绒山羊、牦牛、绵羊、藏猪、藏鸡及藏药材、林下资源等,对藏西北绒山羊、藏东北牦牛、藏东南林下资源、藏药材、藏中优质粮油、城郊无公害蔬菜和藏鸡藏猪等优势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重点扶持了一批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对壮大县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了富民强县的目的。

        2013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区14.29万名农牧民,人均增收623元,占全区人均增收741元的84%;平均每万元科技投入带动增收3985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2.9倍。2013年我区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3%。

        按照目标,到2015年,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将覆盖全区74个县(市、区)。

        围绕西藏农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科技需求,截至2012年底,国家科技部通过对我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共安排涉农科技项目110个,安排经费18920万元。

        与此同时,为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会精神,科技部与自治区政府于2009年正式建立部区会商制度。如今,部区会商制度已成为西藏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有效对接的重要渠道,以及落实中央有关援藏政策措施,推动西藏科技新发展的有效机制。

        自第一次部区工作会商以来,西藏共承担国家计划项目200项,经费达到近1.4亿元。通过开展部区会商,形成了利用部区科技资源共同推动西藏科技创新、科技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了西藏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记者 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