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孩子的“梦工厂”——内地西藏班30年筑梦记

09.06.2015  18:06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藏族孩子的“梦工厂”——内地西藏班30年筑梦记

    新华社记者程露、张京品、唐召明

    30这个数字对益西旦增一家意义非凡。30年前,大哥考上第一届内地西藏班。随后,二哥、姐姐、他和弟弟也相继离家赴内地求学。

    30年后,这些少小离家的孩子一个个回到雪域高原:大哥从事金融工作,二哥成了高级工程师,姐姐当了医生,弟弟是设计师,益西旦增也于3年前从美国堪萨斯大学毕业后,回来做大学老师。

    “我们全家都是内地西藏班的受益者。”34岁的益西旦增说。

    1984年,国家为加大西藏人才培养力度,决定在北京等地筹建3所西藏学校,在上海等16个省市分别选出条件较好的一至两所中学举办西藏班。次年,以藏族为主的首批西藏学生赴内地踏上追梦路。

    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最新统计,30年来,内地西藏班(校)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以上急需人才3.2万余人,近半数为大学毕业生。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21省市开办有130多个内地西藏班和内地中职班,在校生合计1.8万多名。

    益西旦增的父亲三十多年前到过内地,这让他看到,教育是脱贫的唯一出路。然而,那时候明白这个道理的藏族家长并不多,当地孩子多数会留在家里放牧,或学门手艺,或外出打工。

    41岁的次平是西藏自治区人大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出生在日喀则市拉孜县一个小村庄的他说:“如果没有内地西藏班,我可能还在放羊。

    幼年丧父、兄弟残疾,这样的家境拖住了少年次平的追梦脚步。然而,到内地读书的朋友寄回的书信和照片,为他开启了一个新世界。

    1987年夏天,次平瞒着家人参加西藏班的招考,通过了藏语文、汉语文和数学考试,考了全县第一名,被首次招生的北京西藏中学录取,成为村里100多户人家里第一个可以到北京读书的孩子。

    在西藏,接受义务教育的农牧民子女从1984年起,享受包吃、包住、包学习的“三包”政策。国家为内地班(校)就读的藏族学生也免除了学费和食宿费。

    第一次坐飞机火车、第一次吃冰激凌、第一次离开父母……30年来,包括次平在内的6万名西藏的孩子,心怀梦想,奔赴远方的教室。

    在次平考上北京西藏中学7年后,益西旦增也来到了这里。从家乡到内地,十二三岁的孩子们要适应的不仅是醉氧,还有气候、饮食和风俗习惯。跟其他民族的同学相比,他们每周还要多上一门课:藏文。

    益西旦增坦言,到内地上学后学藏语的精力会少一些,但如果自己用心,是没问题的。他和很多西藏的孩子,后来都成了藏汉英三语使用者。

    来自拉萨中学的阿旺旦增,现在北京西藏中学任藏语老师,讲授藏族传统、历史和诗歌。他认为藏族老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字和语言。

    北京西藏中学副校长张梅说:“教育不仅改变了这些孩子的个人命运,也改变了他们的家庭、西藏和这个国家。

    次平回到西藏后,在艰苦地区的基层法院工作了近6年,经手的各类刑事、民事案件六七百件。

    很多早期毕业生和他一样选择稳定的公务员岗位,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了医生、商人、作家和金融家。

    38岁的仁增西绕从内地西藏班、大学毕业后,回来开了一家藏式奶酪加工厂。

    “西藏也可以有企业家。”他说,“我想把藏式奶酪带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西藏是中国今年唯一没有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省区,仁增西绕对生意前景很有信心。

    在西藏大学教英文的益西旦增,正带着学生做藏汉英语言及文化对比研究。他常对学生讲起自己的见闻,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语言和文化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西藏在1951年和平解放前,没有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最新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8.1年。

    数据令人鼓舞,但这场通过教育脱贫的长跑还远未结束。偏远农牧区的藏族孩子需要更好的老师、更明亮的教室和更多开拓眼界的机会。

    “越是去远方,越能清晰看到故乡,越会感到你对它的感情,归心也越强烈,”益西旦增说,“走得更远,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