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农牧民的冬季“赶集”盛会
“酸奶、牛奶、酥油、奶渣、人参果、牛羊肉……”12月中旬开始,西藏那曲地区民众迎来他们一年一度的冬季“赶集”盛会,即已连续举办八届的畜产品展销会,罗马镇的牧民吉今年带来的特色产品超过数十种。
那曲地区地处西藏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那曲地区的畜牧业一直是西藏经济的优势支柱产业,其牛羊肉、奶制品、皮毛等畜产品因良好的品质在西藏享有盛名。
吉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对市场的认识不足,每年的家畜出栏率都很低,藏北牧区家庭基本是“自给自足”。
吉是土生土长的罗马镇牧民,40多年前出生在这片草原上。那时所有在藏北高原上的牧民都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世代住牛毛编织的帐篷,全家几代人的饮食起居均在这一顶帐篷里。
“如今,居住条件改善了,家里有了汽车,镇里也有了合作社,畜产品带来的增收逐年增多。”吉说,近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转变,民众的意识也和从前不一样了,自家的畜产品如今在市场上成了受人青睐的优质绿色食品。
“刚开始家里产的畜产品零售出去的数量很少”,吉说,自从有了冬季畜产品展销会,他们就有了新的增收渠道,展销会的现金收入从初始的约2000元人民币(下同)到现在已经超过1万元。
自2006年以来,那曲地区已连续举办八届畜产品展销会。当地农牧局副局长次仁斯曲告诉中新社记者,举办展销会旨在为当地民众搭建增收平台,拓宽增收渠道,解决畜产品出售难问题,同时搞活畜产品流通市场,打造那曲“高原绿色畜产品”品牌。
次仁斯曲说,今年展销会参展的牦牛头数达1.3万余头,绵羊3.5万余只,奶制品、毛制品、中草药等优质特色产品种类比往年更多。区内外参展企业还将进行经贸洽谈,以确定有关畜产品加工的合作意向,更好地促进民众的增收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届畜产品展销会吸引了那曲地区11个县的农牧民、合作社及区内外的19家企业参展,前来购买产品的人络绎不绝。11日开幕当天,那曲地区刮起了七八级大风,但寒冷并没有影响民众在市场的交易,“赶集”的民众把一盆盆新鲜的酸奶、一袋袋粗细不同的奶渣,还有上千斤的牦牛肉买回家。
吉告诉记者,他们为此已精心准备了几个月,“牦牛肉、绵羊肉、酥油、奶渣、褪(以细奶渣、红糖、酥油制成的奶制品)等产品,到最后都会供不应求”。
据当地官方数据,去年12月举办的第七届畜产品展销会共实现销售额1.42亿元。开幕第一天各类畜产品销售额达到了3297万元,创下了该地区历届畜产品展销会的新高。
“今天清晨一开市,仅牦牛肉就卖了3万多元。”吉对于本届展销会给予更高期待。
原标题:藏北农牧民的冬季“赶集”盛会
(责编:翟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