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一甲子 盛世相约谱华章
本报记者 王莉
1956年9月21日,拉萨中学在雪域高原开启了积淀文化绿洲的艰辛历程。
2016年9月21日,拉萨中学建校60周年。60年的钟声,承载着岁月的悠久;60年的沧桑,铭记着永恒的辉煌;60年的执着,镌刻着不懈的追求。
今天,对拉中人而言,注定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新老拉中人相约母校,共庆六十华诞;今天,是个分享的日子,拉中的园丁、学子们齐聚一堂,共同追溯品味六十载的芬芳;今天,是个感恩的日子,拉中人在这里共同回忆曾经的青春,共同描绘未来的宏图……
一声“校友”道出了所有拉中学子对母校的深情祝福,一个简单的拥抱将拉中学子对母校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站在新教学楼前,离开母校已经50余年的57届校友、西藏大学原副校长大罗桑朗杰感慨万分:“岁月磨灭不了我对母校的缕缕情思,回想在拉中的学习与生活,一幕幕如在眼前。”回想当年,每位教过他的老师名字和教学特点从记忆中“跳”出来:为他们挑灯翻译教材的藏文老师、和蔼可亲的班主任、教学颇有章法的语文老师……“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在拉中,我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岁月。”说到动情处,大罗桑朗杰的言语颇为激动。
“弦声不断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60年,一代又一代拉中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雪域高原的莘莘学子播撒着真知、传承着文明。如今的拉萨中学,作为全区师资强、质量优、声誉好的示范学校之一,先后被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等荣誉称号;60年间,3万多名优秀学子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以拉中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了或者正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母校获得荣誉的同时,也为祖国的建设奉献着一份份拉中学子的力量。
一甲子薪火相传。建校之初,拉中人在加热林卡的荒滩沙地上白手起家,踏上了艰难的办学之路。如今的拉萨中学,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最直接的实践者,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最持续的体现者,教育创新改革举措最关键的执行者,学生成长历程中最亲密的陪伴者。”作为拉中教学衣钵的继承者,藏文老师边加对“教师”这两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表示,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引路人”的要求,秉承先辈遗风,坚守这方沃土,耕耘这片田园,点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我爱拉中,爱她的过去、现在,更爱她的将来。”拉萨中学高三(五)班学生次旦央吉,这个即将参加高考的拉中学子用简单的话语表达着她对母校的爱和祝福,“我们,是拉中的现在,更是她的将来……”
校园里,新老校友共话未来,舞台上,新老校友联袂演出,用歌声、用舞蹈向母校生日献礼。诗朗诵《感恩拉萨》铿锵有力、豪情满怀,舞蹈《扎西秀》热情奔放……师生情、亲情、校友情在此相汇交织,如潮的掌声、喝彩声,是感谢,是感动,更是祝福。
“六十年滋兰树慧,六十载春华秋实。对于崇高的教育事业而言,六十年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的画卷正在舒展。”庆祝仪式上,拉萨中学校长陈飞的致辞铿锵有力,“如今,拉萨中学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所有拉中人将勇立潮头,以‘办学模式特色化、教育质量精品化、校园环境生态化’为发展目标,在探索民族教育的道路上,不断书写光彩华章,不断为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