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巧立:“80后”个性为雪域高原留下绿色

30.08.2014  13:20


除了指导,胡巧立总是喜欢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照片由本人提供)

   中国西藏网 讯  1981年出生的胡巧立,和很多“80后”年轻人一样,成长历程被贴满了各种标签。在众多标签中,“极其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80后个性,似乎可以成为胡巧立参加援藏队伍的原因之一。“首先是国家的这项援藏政策,让我们得以把在北京学习、工作时积累的一些成果性的东西和经验带到西藏去。是这个平台,让我觉得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就这样,作为北京市第六批援藏干部的胡巧立,来到拉萨市林业绿化局开始了援藏工作。

  初到拉萨,胡巧立在调研了拉萨市园林绿化建设情况后,认为当时的拉萨造林基础十分薄弱,大量的林木需要从内地调运。这种情况,一来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二来从内地调运的树种成活率和适应能力都明显小于当地高原物种。胡巧立分析说:“我们讲‘适地适树’,与调运树木相比,我更坚持栽种西藏本地物种,如用来做酥油灯芯的醉鱼草、文成公主当年进藏栽植的左旋柳。”对于高原的树木养护,选取当地树种最大的好处就是为未来管护减轻压力。

  对于拉萨的林业发展,传统理念都是“重造林、轻管护”。此时,胡巧立又开始彰显一个“80后”勇于担当的个性了。他坚持不以“数字”、“面积”为标杆,只求“造一亩,活一亩”。胡巧立一直认为, 植树造林“三分造、七分管”。 本着这个原则,在刚接手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绿化工程项目时,原本项目计划在道路两旁引进内地树种“雪松”。但“雪松”并不适合高原水土环境,养护成本极高。但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初步实施阶段,在招、投标都已经完成的情况下,胡巧立还是顶着更改规划的压力, 坚持用当地具有藏族特色的格桑花代替雪松。 不论哪个项目,必须先行,试验成功后方可推广,不能盲目”,胡巧立是这样总结西藏园林建设项目的。


闲暇时,胡巧立喜欢与园林工人边喝酥油茶边聊天(照片由本人提供)

  “我能为西藏留下点什么?”援藏工作中,胡巧立不断问自己。援藏期间,他主持申请到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困难立地造林试验项目》、《拉萨市物种多样性试验示范项目》等多个项目共计资金2000余万元。其中,让他最为骄傲的是《拉萨市中心苗圃改扩建项目》。从当初没有资金、没有工人、没有技术只有一片荒地,到如今中心苗圃项目收益达到上千万,并可以常年为公益植树造林提供种苗,解决长期就业岗位15个。这些成绩背后凝聚了多少辛苦,胡巧立自己也算不清了。 “中心苗圃项目”被胡巧立视作自己的 “孩子”。 “‘中心苗圃项目’相当于为整个拉萨市的苗圃培育做技术指导,并对当地苗圃市场进行规范导向,所以我投入了很大的心血。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发展起来了,作为援藏干部,我再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平稳的把这个项目交给我的继任者。在培养接班人的时候,我会优先选择一些藏族的技术人员。” 胡巧立一直认为,培养藏族园林工人技术水平是当前西藏园林项目发展的一大要务。他将自己从北京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的技术管理者。他想,即使有一天他离开了这里,技术会被留下,西藏的园林绿化事业还是会继续发展下去。

  现在随着青藏铁路辐射面积的增大,西藏不再处于之前的封闭状态了。所以,西藏生态的重要性则突显了出来。“西藏作为我国的重要天然屏障,决不能走内地‘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把这个理念带到西藏,并始终坚持这个理念,是一个林业工作者理应坚持的态度,这也是我来支援西藏工作最大的目的”胡巧立说。

   人物链接:

   胡巧立,1981年出生,2000年9月在北京市十三陵林场参加工作。2010年作为第六批援藏干部任拉萨市林业绿化局副局长。2013年,根据工作需要,作为第七批援藏干部留任。在藏工作期间被自治区授予“优秀援藏干部”称号。2012年5月,胡巧立荣获“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并于2014年8月25日,获得“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称号。

(责编:徐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