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温暖的陪伴”

13.08.2015  13:56

  与单纯的物质救助相比,孩子们更需要心理疏导与情感慰藉,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

  有一些孤单寂寞,我们可能难以体会。就像独自走在上学路上的留守儿童,山水迢遥,唯有书包相伴。若能有一个声音在耳畔鼓励前行,对于从小承受着命运之重的他们,应是莫大的慰藉。

  一个公益行动,正致力于这样的“温暖的陪伴”。这个叫做“上学路上”的项目,邀请各界名人和志愿者朗读精心挑选的故事,制作成“故事盒”,送给留守儿童。“没有红,没有绿,眼前只有一片灰黄”,有留守儿童曾这样表达内心的苦闷,而这个小小的故事盒,或许能让他们心灵的最深处,增加一点点亮色。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近年来备受关注。不过,当越来越多人走近这一群体,人们却发现,相比物质的匮乏,他们其实更缺少精神的关爱。“上学路上”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很多孩子一年见不到父母一面、接不到父母一个电话……而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发现,6100万留守儿童中,很多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客观上说,让孩子留守确实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考量:进城务工不是进城“生活”,子女随行既不会受到更好的教育,也难有更多照料的时间。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融入城市壁垒仍然太多,乡村社会的组织和功能不健全,对于这些问题,都有理由要求政府更多发力。不过,也要看到,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对政府的要求不能“过载”。尤其是对孩子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家长的责任会更大一些。

  西南地区某地一个干部下乡调研,听说有留守孩子因为打不通电话,很久没跟父母说上话了,于是亲自拨打。十多次后终于打通了,干部在电话里就说,“你不配当爸爸。”像“野草一样成长”,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状态的真实概括。在心理状态最不稳定的年龄,他们只能被动地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前不久,贵州毕节留守儿童4兄妹自杀一事,再次触碰到这一痛点。这几个孩子,生活并非那么窘迫,而是家庭状况留下了心理阴影,导致悲剧的发生。曾有帮助过留守儿童的干部回忆,一个四五岁大的小女孩,每天抱着妈妈的衣服睡觉,“因为上面有妈妈的味道”。孩子们的心声,有着多少对爱的渴望?

  现实中,从政府机构到公益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救助日渐增加,但更多却还停留在物质层面。虽然不一定有“居高临下的善意”,也要承认,那种捐赠衣物、文具的方式,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被孩子们欢迎。在父母之爱难以迅速回归之时,与单纯的物质救助相比,孩子们更需要心理疏导与情感慰藉,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营养输送”。

  有研究者认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虽然短期内没法治本,但并不意味着“连标也不要治了”。通过政府保障,社区帮扶,以及公益组织、机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协作,哪怕只是一小步,也同样可以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代理妈妈”“爱心辅导员”,寻找“快乐小伙伴”,创造更多心灵看护的帮扶形式;提供被称为“硬件微信”的升级版“故事盒”,建设能够播放音乐、英语等知识的“小雨点”广播站,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这些本质上都是着眼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更为强大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关心留守儿童,“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留守儿童打造温暖的幸福港湾,需要吹散他们心灵的雾霾,给予他们温柔的陪伴,让梦想、信心与爱重回他们的内心。

  原标题:给留守儿童“温暖的陪伴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