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教育援藏新成效:引进来与走出去

05.01.2017  11:32

  中国西藏网讯 2016年启动的“组团式”教育援藏一改往年教育援藏短期帮扶安排,以3年为一周期,开启了教育援藏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成效如何?我们可以从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林芝二高)援藏团队举办的活动中有所窥见。

  坐落于尼洋河畔的林芝二高成立于2009年8月,是一所“年轻”的普通高中。作为“组团式”教育援藏受援学校之一,2016年秋季开学之际,林芝二高迎来了首批16名“组团式”教育援藏教师。他们来自清华大学附中、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南开大学附中、天津大学附中和西南大学附中,为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不仅如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林芝二高援藏团成功组织了两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

  清华附中校长助理、援藏教师领队罗宗勇认为,两届研讨会的举办是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受援学校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双方能够更好地对接援藏工作;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援藏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引领和培训林芝二高教师的发展,帮助林芝二高整体提升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水平。

  首届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于2016年8月4至6日举办。时隔4个月,第二届交流研讨会于12月22日至30日举办。活动受到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领导的重视。

  △12月23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副司长何光彩在第二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发言。

  △12月23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巡视员、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次仁多布杰在第二届“组团式”教育援藏教育部直属高校附中与林芝市受援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研讨会上发言。

  第二届交流研讨会举办期间,林芝二高的教师代表一行先后走进了清华附中、北京西藏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三所学校,与三所学校的校领导和老师就教学、德育教育以及宿舍管理等多角度进行交流学习。大家认为,活动搭建了这样一个“走出去”的平台,跨区交流教育经验,受益很多。

  △12月27日,林芝二高教师代表一行与清华附中班主任交流研讨会现场。摄影:胡英

  在第二届交流研讨会结束之际,罗宗勇还与林芝二高的德育校长米玛次仁组织了一场总结会。“这次活动意犹未尽,感触很多,来参加的老师都认真参加活动,很感动”,米玛次仁在会上说,“本身活动是带着任务来的。现在想听一听老师们的肺腑之言。比如这几天学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触到了什么,以及结合二高的实际回去将如何开展工作等”。

  △12月28日,林芝二高教师代表一行来到北京西藏中学交流学习。摄影:胡英

  林芝二高德育处主任董少强说:“这就如同首先埋下了一个种子,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很多感动。通过学习交流参观,每天都有感想,增强了很多责任感。这是一次充电,是又一次触发,有了一个再次出发的冲动。”

  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董少强说,要从整体上梳理下德育怎么开展的框架,把现有的总结出来,构建一个框架,以活动为载体,活动的范围就大。应该尝试将教研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12月29日,林芝二高教师代表一行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老师学习交流。

  王峰老师是清华附中的援藏老师之一,也参与了第二届交流研讨会。他在总结会上说:“我们上高原何尝不是取经。这半年是学真经、学本领的半年,需要很快融入适应,不断调整、学习和提升。不一样的工作环境客观存在,但回到学校,做的都是育人的工作。在学生的成长上教育有共性,找到符合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规律。研讨会给了两地之间的交流碰撞的机会。”

  △12月30日,在交流总结会上,每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摄影:胡英

  在会上,每一位参会的教师代表都分享了自己对这次活动的感想。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交流受益很多,感触很大,要把理念贯穿到学校实际工作中去,把重担挑起来。

  罗宗勇提出,教育援藏工作首先从德育交流寻求突破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德从哪里来?从德育教育中来。他最后总结道:“细节成就完美,落实铸就辉煌。感动过后还要落实在行动中。”(中国西藏网 文/胡英)

(责编: 郎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