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内地男童不想母亲生二孩 称"你敢生我敢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男童要求妈妈不生二胎的短片在网上热传。(图片来源:香港《明报》网站)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 港媒称,在近30年的计划生育后,内地民众终于等来了开放二孩子的政策,有家长在考虑生多个的同时,却要面对其他子女可能会反对的阻力。
香港《明报》网站12月14日报道,近日一段男童要求妈妈不生二胎的短片网上热传,男童边哭边控诉说,“妈,我今儿就把话撂这儿了,你要是敢生二胎,我就敢死!”“我不想要弟弟妹妹,你们把爱分给弟弟妹妹更多,就不爱我了……”
在短片的开始,一名年约5至6岁大的男童就对着镜头边哭边控诉,对其母亲说:“妈,今天我就把话撂这儿,你要是敢生二孩,你就等着,等哪天晚上你们都睡觉了,我就自个穿点衣服,拿几块钱自己下楼打个车……一直到饿死。”
男童的妈妈反问说:“你不怕坏蛋把你捡走了?你敢走吗?”男童表示,“你儿子我啥干不出来”,“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儿,今天就把话撂这儿,你就看你生二胎我能不能活。”
随后,男童妈妈又问他“为啥不能活?”男童委屈哭诉道:“我不想要弟弟妹妹,本来你们给我的爱就会分给弟弟妹妹更多,就不爱我了。”虽然妈妈表示“你也是孩子,不会对你不好”,但是男童似乎并没有听进耳去,最后更表示,“你敢生我就敢死,你看我能不能落实。”
看完男童的哭诉,网友对此评论不一,有网友认为男童说出这样的话一定是被家长宠坏了,需要好好教育,网友“山的青衣水的映像”说:“还是教育要到位,我和我弟弟就感情很好,小时候打架从来都是两兄弟一起上,从来没人敢欺负我们。长大了,不在一个地方工作,逢年过节,回家看爸妈,一家人的感觉就是最好的。独生子女真的体会不到这种亲兄弟的感情。”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可怜的孩子肯定被人洗脑了”,或可能是有人曾跟小孩子说过“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这样的话,才会令孩子有如此极端的想法。
【延伸阅读】外媒称二孩政策或冲击中国女性就业:“已育”成砝码
参考消息网12月14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宣布放弃独生子女政策,社交媒体上有段子称,今后女性求职简历上最关键的话就是“已婚,有两个孩子”。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12月11日报道,有人笑不出来。与25岁的雷嘉文(音)一样,不少年轻女性表示工作难找的问题令人头痛。而新政策或许会让找工作变得难上加难,因为“要了二孩就意味着雇主要给你第二个产假,”雷说,“所以他们更愿意雇个男人。”
报道称,雷在北京读研究生,主修英语,明年毕业。她说,很多招聘人员都会更重视男性求职者,她去面试的6个公司里有3个明确询问她打算何时结婚生子。
中国如果想通过允许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扩大逐渐缩水的劳动力大军,就需要解决性别歧视问题。中国求职网站上的许多职位明确要求“只要男性”,或是“已婚有孩子的女性优先”。
为女性提供法律帮助的组织北京众泽妇女法律咨询服务中心的吕孝权说,从产假到薪水差异,性别歧视遍布中国女性的职业生涯。
“在劳动力市场上,两类女性最易受到严重歧视,”吕说,“第一类是尚未结婚生子的婚育适龄女性,第二类就是向雇主挑明准备要二孩的女性。”
报道称,在美国,当越来越多的人讨论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平衡之际,一些企业延长了产假。相比之下,中国雇主落后的不只一星半点。中国一家妇女问题研究机构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放松独生子女政策使性别歧视问题进一步恶化。
该机构称,在受访的女学生中有近60%的人表示曾被问及是否符合二孩政策,以及是否打算要两个孩子。86%的人曾在求职时遭受过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歧视。
尽管全面二孩政策尚未生效,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酝酿对策。30岁的埃菲·图(音)看了看其所在企业今年的招聘计划,发现约有60%的岗位被严格限定只要男性,而此前三年里,这一比例只有25%。
亚洲开发银行今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女性的平均薪水仅为男性的63%,且接受的教育和培训也要少于男性。
中国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98天。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11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女性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性别歧视可能会加重,“但这些风险和挑战是可预期、能应对的”。对此,王培安并没有作详细解释。
上述妇女问题研究机构今年8月的一篇文章称,已经参加工作的女性在休产假时,晋升可能会受影响,甚至还会让别人占了职位,因此有时女性会迫于无奈辞职。
从世界银行的数据来看,鉴于约64%的中国女性都在工作岗位上,这一比例在全球最大的10个经济体中首屈一指,新生育政策产生的影响或许会非常大。去年,中国70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中约有52%是女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
(2015-12-14 09:35:00)
中新网太原12月10日电 (范丽芳)经过一个月的犹豫,10日上午,张颖挂了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二胎咨询门诊的号,她打算让医生取掉十年前放置在体内的避孕器,然后再做一个全身检查,看是否还有怀孕的可能。
听说国家即将允许生第二个孩子,张颖和丈夫便开始讨论要不要再生一个,“毕竟年龄大了,如果要生就得趁早。”10日,张颖向记者倾诉,“一个孩子太孤单。”
记者走访多家医院的妇产科门诊发现,在“全面二孩”政策的消息传出后,现场和电话咨询关于二孩生育的人数明显增多,同时也涌现了“取环”(即取出子宫内避孕器)问诊潮。
“35岁到45岁的居多,她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主要关心自己能否再次顺利怀孕,如何规避高龄妊娠的风险。”山西省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人类辅助生殖中心主任武学清告诉记者。
为了应对激增的关于二孩生育咨询需求,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了“二胎咨询门诊”。同张颖一样,多数高龄妇女希望通过中医药进行全身调理,以备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怀孕。
该院不孕不育科主任张文红介绍,来咨询的患者中不乏45岁的妇女,她们就诊频率较高,心情迫切,希望还有能力享受“全面二孩”的政策,“35到45岁的育龄妇女还是生育二孩的主力,占到门诊量的三分之一。在我这里治疗的,年龄最大的是46岁,她希望自己能再生一个宝宝。”
山西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谭克俭表示,根据专业数据分析,40岁到49岁、已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中,10%的家庭有生育二孩意愿。
但尽管公众一直对于大龄夫妇生二孩一事津津乐道,也有专家认为虽然咨询量上升可以视作是公众对二孩政策的热烈响应,但把它当作人口增长的风向标还有所偏差。
高龄孕妇可能带来的新生儿出生缺陷也是谭克俭担心的问题。医学研究表明,由于女性35岁以后机体处于下滑趋势,其受孕困难概率比25岁的女性多6倍,受孕后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婴儿出生缺陷风险增加。
武学清也坦承,35岁到45岁想要生二孩的妇女群体,主要面临卵巢功能下降的问题,有患者明确表示,如果无法自然怀孕,不排除通过“试管婴儿”受孕。该中心还针对高龄患者成立了专门的临床小组。
“高龄孕妇的增多必然导致出生缺陷率的提高,政府应该把这些风险因素都考虑在内。”谭克俭建议,政府应将更多精力放在育龄妇女的孕前检查、孕期监测上。
对此,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张文红建议,准备生育二孩的夫妇一定要做全面的孕前检查,定时做孕期监测,以保证“大人安全,孩子健康”。
除了对身体的担忧,也有专家针对未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表示担心,“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但是如果45岁生了孩子,当你60岁的时候他才15岁,45年的差距可能会成为双方交流的障碍;而当你退休的时候,正值孩子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家长还能否给出合理的建议,也是个未知数。”(完)
【延伸阅读】台媒称全面二孩政策遇冷 调查显示仅30%夫妻想生
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在今年10月间宣布开放生育第二胎的“二孩”政策后,有经济学家估计,在新增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后,将提高0.5%GDP,但这种估计可能太过乐观,根据调查,大陆城市夫妻只有大约三成有生养“二孩”的意愿。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2月8日报道,长年呼吁停止计划生育的携程网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日前在一场论坛表示,他们做过很多调查,在城市里大概有70%至80%的人都说自己很想生二孩,但真正愿意生二孩的人可能只有30%。
大陆年轻夫妻的生育意愿不高,使实施近2年的“单独两孩”(夫妻双方皆为独生子女者可生二孩)政策“遇冷”,截至今年9月底,只有196万对“单独”夫妻提出再生育申请,只占目标人群16%。
报道称,全面放开生“二孩”的政策,并未提高年轻夫妻的生育意愿。梁建章因此建议,既然现在政府是用从年轻人手中抽取的税款来供养老人,比例大约是15%,为求公平,可以从GDP总量中拿出15%,给生育小孩的家庭补贴。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杜鹏认为,短期之内,政府还难以推出鼓励生育的补贴计划。他说,政府首先要看“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如果不行,还可考虑全面开放生育,如果届时还不能达到理想的生育水平,才会考虑补贴的办法。
“二孩”政策提出后,相关法规的修改草案已于日前送抵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有望在今年底实施。大陆官方原估计,全面开放二孩之后,2050年的劳动人口将增加3000万左右。
报道称,大陆近十年总生育率,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水平,预计2026年后将出现人口负增长,招工难、娶妻难、养老难等问题,届时将全面爆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二孩
(2015-12-08 09:50:00)
“90后”乡村教师陈华平。 何红福 摄
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评估报告近日公布。报告指出,教师配置需进一步优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需要根据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做适当师资储备。
就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报告分析指出,教师整体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虽然中国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基本具备了合格学历,但面对新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
同时,教师配置需进一步优化。中国教师队伍的区域、城乡、学校和学科之间配置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均衡,还没有很好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需要根据学龄人口高峰迁移做适当师资储备。
报告最后明确,教师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经费标准不够明确,多数地区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城乡教师编制标准与核定滞后,无法适应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城镇大规模学校的发展需求。
(责编: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