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藏灾区临时的“家”:樟木镇的等待与思念
25日清晨,33岁的巴桑顿珠早早从帐篷里爬出来,穿上厚厚的外衣,急匆匆赶往达热驾校。
其实这所免费驾校就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受灾民众安置点不到500米的地方,巴桑顿珠还是一路小跑过去,他太想早点拿到驾照了。
哪怕只是其他学员抽一支烟的功夫,他也会上车抓紧摸摸方向盘,快点找到感觉。早些回家,成了这个藏族汉子当下最大的心愿。
尼泊尔“4·25”强震已过去整整一个月。受地震影响,巴桑顿珠的家乡——中尼边境小镇樟木亦有大量房屋倒塌。由于当地没有大面积空地安置受灾民众,且余震和降雨时常造成次生灾害,西藏官方决定将3000多当地民众转移至拉孜和日喀则市区。
现在,桑珠孜区安置点成了巴桑顿珠临时的“家”。尽管一家四口住在一顶帐篷内略显拥挤,但妻子白玛桑布并未感到太过失落,丈夫与两个女儿的健康,成了这位年轻母亲唯一的希望。
“尼泊尔发生地震时,妻子还在加德满都的一家医院,小女儿刚出生六天。”巴桑顿珠说,“中国政府随后用飞机把我们接回来,孩子平安无事,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
“如果说以前在加德满都做生意是为了让家人幸福,但到了现在,我还敢苛求什么?每天睁开眼睛看到孩子们或哭或笑,我就知足了。”望着襁褓中的婴儿,巴桑顿珠用双手揉了揉眼睛,平静地说。
一场灾难过后,让世世代代生活在樟木镇的家庭遭遇困境。那里曾是中尼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现代化的建筑与古老的木屋交错,风景宜人,但如今,那里已变得满目疮痍。
“好在我们还活着,尽管这里远离家乡,但安置点提供了可以活下去的所有物资”,蹲在帐篷边,一位名叫旺母的老人说,“如果有一天能回到故乡,就是爬也要爬回去。家里的电视、洗衣机,还有存折,都没取出来。”
一句话未了,老人伤心地哭了。
在这片三面环山的安置点内,当地官方努力将民众所需的一切布置得井井有条。有医院、幼儿园、广播电视服务站、便利店、邮局、银行、帐篷书屋、临时电影院,甚至还划分出了停车场。
在帐篷边,用汉、藏两种文字标注的“教育儿童不玩打火机和火柴等火源”、“请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等横幅,随处可见。
“灾难过后,我们希望尽全力安抚受灾民众,让他们少一点焦虑和伤感,将重心转移至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生活总是要向前看的。”担任桑珠孜区安置点临时管委会综合协调组副主任的琼次仁,这样告诉中新社记者。
自从安置点开放至今,尽管家近在“咫尺”,但琼次仁还从未回过一次。
据琼次仁透露,现在受灾民众最担心的就是财产转移问题。地震发生后,樟木镇的很多民众几乎来不及把家里的任何东西搬出来,房子就塌了。
“这些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是命根子,无论换成谁都会焦虑。”皮肤黝黑的琼次仁说,“现在武警官兵已经为樟木灾区站岗,保障民众家中财产不会丢失。有些情况,我们只好耐心地一点点给他们做工作。”
正午已近,阳光从厚厚的云层中钻出来,照射在安置点的每一个角落。1300多人的免费午餐时间到了,共有四个临时食堂的窗口准时开放。
八位厨师忙了一上午,准备了青椒炒肉丝、清炒西葫芦,以及一份番茄蛋汤和米饭。这样一日三餐的基本“标配”,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从驾校赶回来的巴桑顿珠带着三个饭盒,挤在人群中,等待着午餐的到来。
他说,“不管生活遇到何种不测,与家人一起享用午餐,就是件快乐的事。对于明天,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原标题:探访西藏灾区临时的“家”:樟木镇的等待与思念
(责编:冯登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