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孜举办系列活动纪念江孜抗英110周年
新华社西藏江孜8月17日电(记者范世辉)向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召开纪念大会缅怀抗英烈士、电影《西藏谍影》开机、大型实景剧《江孜印迹》上演……近日,西藏江孜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江孜抗英斗争110周年。
江孜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脚下,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三大城市。在抗击英军第二次侵藏中,英勇的西藏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发出了“纵然男尽女绝,势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铮铮誓言。江孜,因此也被称为英雄城。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常听祖辈们讲抗英的故事,我父亲说,爷爷洛桑尼玛就曾是一名普通的藏兵,1904年参加了江孜抗英战争。为了保家卫国,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江孜县加日郊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土登说。
史料记载,从18世纪开始,英国便企图将西藏纳入自己的殖民版图,1888年发动了第一次对西藏的武装进攻,在未能从战争中获得实际利益的情况下再次发动侵藏战争。1904年,英军攻入江孜。英勇的江孜军民用石头、长矛、大刀、土枪、土炮等与装备有大炮、重机枪、来复枪的英军展开了英勇的抗争。帕拉村巷战、乃宁寺血战、紫金寺保卫战、宗山古堡决战……英勇团结的西藏人民不畏强暴,与英军展开了殊死斗争。
宗山古堡决战是抗英斗争的重要节点。江孜抗英陈列馆负责人拉巴顿珠说,英军一旦占领江孜,便可直驱拉萨。能否守住江孜,关键在于能否守住宗政府所在地--宗山。7月6日,英军发起了对宗山古堡的进攻。宗山上约5000名藏兵、僧兵用火药枪、“乌朵”抛石还击英军,使得英军始终无法靠近宗山。然而,一个藏兵取火药时不慎引爆火药库,英军趁机向宗山发起总攻。
“敌人攻入古堡后,在堡内又打了三天三夜才完全占领古堡,”拉巴顿珠说,“最终,弹尽粮绝没有冲出英军包围的藏军全部跳崖牺牲。”如今,宗山古堡内墙壁上仍然可见当时混战的弹孔,藏军跳崖处被后人立了碑,勇士们跳崖处的矮墙上,一个个石块垒起的玛尼堆诉说着后人对跳崖勇士的缅怀,寄托着后人的敬仰。
如今,百余年过去了,但惨烈的抗英斗争并未被后人忘记,抗英军民血肉之躯凝聚的抗英精神没有消逝。在江孜采访,不少民众表示,现如今仍要充分继承发扬抗英精神。抗英精神在现代社会的诠释是要反对分裂,搞好民族团结,共创美好生活。
抗英英雄遗属土登说:“我们不会忘记110年前的那场江孜抗英战争,身为江孜抗英的英雄后代,我感到无比激动与自豪。继承和发扬祖父一辈誓死捍卫家乡的民族气节和抵御侵略者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委书记车明怀说:“在风雨飘摇的近代中国,国家危亡直接影响着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日喀则地委书记丹增朗杰说,当前,一些西方反华势力借所谓的“西藏问题”对我们进行分化,纵容和支持境内外的分裂破坏活动,一些“藏独“分裂主义势力也在不断变换手法,伺机制造事端,我们同这些势力的斗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继续,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重大政治斗争。只有搞好民族团结,西藏各族人民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如今的江孜,正在抗英精神的鼓舞下“化茧成蝶”。
谈起现在的生活,土登说:“小时候家里8口人住在仅有16平方米的又小又矮的土坯房里,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每天只能吃点糌粑,生活非常艰苦。如今,我们住上了520平方米的安居房,上下14间屋。还喝上了自来水,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瓜果蔬菜,还有了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险。”
江孜县白居寺僧人次平兄妹4人,姐姐是尼姑,妹妹在上学,弟弟主要靠种地为生,家里有45亩地,每个人过得都很满意。“我觉得民族团结非常重要,各民族要和谐共处。今天,西藏人民的生活都非常富足美满,寺庙的生活也不错。虽然这里没有佛学院,但是我们还可以去别的寺庙学习。这么好的条件离不开抗英英雄的牺牲,离不开现在的民族团结。”次平说。
100多年来,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和改革开放,江孜县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16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0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893元,比2004年增长了160.4%。农牧民不但富裕了,而且还在医疗、教育等其他诸多方面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各种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