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要”是习总书记基层考察主旋律

25.05.2016  21:52

【编者按】

5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伊春市,他深入上甘岭林业局林区,实地察看天然林保护情况;走进林场职工家庭,了解转岗就业和生活状况;到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友好林业局蓝莓产业园,了解接续产业发展情况。整个过程,总书记着重强调了四大问题:转型发展,民生为要;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广大林业职工现在工作生活情况我很惦记;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总书记还为伊春产业发展把脉——不要单打一,注重多元化。

本期议题,我们来讨论 “转型发展,民生为要”

转型发展要“求新固本”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官厅镇政府 黄诘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转型发展要聚焦“升级”二字,以市场为导向,拓宽发展思路。求新、固本,力求产品多元化。

转型要“求新”。立足当地气候、地形等基本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培植。通过借鉴“经验化”、“样板化”模式,引进新品种,发展接续产业,做到不闭关谋发展。同时,践行特色转型的原则,避免市场饱和。抓住市场需求,在共性发展中培育个性产品,打造独家品牌,做到不盲目跟大流。

转型要“固本”。“另辟蹊径”虽然能为产业发展引进活水,激发转型活力。但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初衷,就不能脱离生态发展的框架。猴子掰玉米式发展只能满足暂时性的进步,生态、经济两手抓,才能避免坐吃山空的悲剧重演。换而言之,固本就要保护好生态,守住“金山银山”,为转型发展兜好底。

 

转型发展莫忘初心

广东省惠州市委组织部 邓曦: 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方式来代替陈旧落后的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就改革而改革,否则,就会陷入越改革阻力越大,越转型矛盾越多的恶性循环。因此,广大领导干部在推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全局工作中来谋划,对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想方设法加以解决,宁愿让工作进度放缓一些,也不能急于求成,留下后遗症,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转型发展的目的说到底还是让群众得实惠,只要群众真正在转型发展中有获得感,自然会支持和配合改革,相信,也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转型发展必须兼顾“少数人”利益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委 黄朝光: 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十全十美,总是不免需要一小部分人作出牺牲来换取绝大多数人的福利。黑龙江省就是如此,2014年4月1日起,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伐后,该省数万名从事木材采运贮等工作的林业职工首当其冲,面临转岗分流。如何安排好这部分做出牺牲的“少数人”,减少阻力,使转型发展顺利实现,考验着党的执政智慧、执政能力,在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做出抉择,往往伴随着痛苦和牺牲。列宁指出:“如果不提出经济要求,不直接而迅速地改善劳动群众的状况,劳动群众是永远也不会同意去考虑什么全国的共同‘进步’的。只有在改善劳动者的经济状况的条件下,群众才会投入运动,积极参加运动,高度重视运动,发扬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坚定不移的精神,并对伟大事业忠心耿耿。”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理念也要求,要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为此,转型发展必须兼顾“少数人”利益,尤其要重视作出牺牲这一部分群众的利益。

“民生为要”是习总书记基层考察主旋律

云南石屏县委组织部 吴盛林: 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把关心了解产业转型发展和职工就业安置情况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并走进林场职工家庭,了解转岗就业和生活状况,这些细节是总书记“民生情节”的生动再现。党的十八以来,细数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路线,无不发现其基层调研中深深的民生情节:2013年5月,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 2014年在内蒙古调研时当场要求解决牧民反映的困难;2015年总书记在云南调研鲁甸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时强调“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同年5月在浙江调研时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2016年2月在江西调研考察期间,总书记在与困难群众交流中深情地说“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每到一处调研,总书记都把实地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和诉求作为调研的主旋律,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躬身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率,也赢得了基层群众的掌声与喝彩。

(责编: 苏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