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脊梁】“梦桃精神”穿越时空发扬光大 新华社记者 蔡馨逸
一手将线穿过气圈环,一手将纱管插在锭子上,再飞快地把线绕过导纱钩,掐头、挂钩……6月22日晚,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王晓荣娴熟地进行细纱“接头”。
1963年原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四组,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以著名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的名字命名为“赵梦桃小组”。
赵梦桃是原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中国人,她的“梦桃精神”穿越时空,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纺织工人,至今仍熠熠生辉。
1936年,赵梦桃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贫苦家庭。16岁进厂工作的赵梦桃,第一天便给自己立下了“高标准、严要求”的规矩。第二年,她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以最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很快,她凭着“行动快、工作实”成为厂里的业务骨干。
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分钟到5分钟,赵梦桃只用2分50秒。进厂不到两年,她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还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1953年,赵梦桃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年后,作为纺织工人的优秀党员代表,她参加了党的“八大”。
在她的影响下,当时的西北国棉一厂,“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姐妹掉队”是赵梦桃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同组姐妹们的承诺。为了帮助姐妹们完成生产任务,她曾十多次将使用顺手的好车床主动让给别人,自己克服困难开陈旧的“老虎车”。1952年到1959年,赵梦桃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纪录,还帮助十多位同志成为厂里的先进工作者。
1963年,赵梦桃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在陕西省纺织行业中全面推广。然而,这一年6月23日,这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社会主义建设的细纱女工,不幸因病逝世,年仅28岁。
如今,赵梦桃曾经用的老旧设备,已经换成了先进的机器,赵梦桃小组的组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原西北国棉一厂也经历改制、重组、搬迁成为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但“梦桃精神”依然是全体员工心中的一座灯塔。
22日,记者来到一分厂的“梦桃之家”,墙面上一组照片让这位曾经享誉全国的劳模形象生动起来:赵梦桃头戴白帽、身着白围裙、目光专注、嘴角挂着笑容。照片上方“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的金字标语格外瞩目,每位新进厂的员工都要来此接受“梦桃精神”的教育。
王晓荣说,“梦桃精神”就是赵梦桃倡导和表现出来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姐妹掉队”。
1991年入厂工作的王晓荣,是“赵梦桃小组”的第12任生产组长,也是“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获得者。她带领14名平均年龄26岁的组员们,负责40台细纱机。一台细纱机有1392个纱锭,一个人负责三台半到四台细纱机。常年高温高湿车间里,组员们一工作就是12个小时。
尽管工作强度已经不小,赵梦桃小组仍保持着“班前、班后集中练兵半小时”的优良传统,让每个组员的技艺精益求精。如果其他小组的技术水平是优,“赵梦桃小组”就要达到优一级,小组成员何菲说,“我们就是要在同等条件下,做到最好。”
“组龄”10年的何菲多次在技术比武中取得好成绩,被评为咸阳市纺织行业“青年突击手”。“赵梦桃小组”成立50多年来,先后30多次被评为全国或省部级先进班组,培养出翟福兰、韩玉梅、周惠芝、刘小萍等十余位全国、省、部级劳动模范,和19位省、部级技术标兵、操作能手。
小组成员在认真工作,比学赶超的同时,不忘帮助其他同志提高技术、完成任务。交接班时,不给下一班留问题,帮助解决上一班留下的困难。她们改良创新的“单手分丝包卷法”已在车间推广。
“赵梦桃小组”的身影还频繁出现在社会公益活动中,“梦桃精神”继续感染着众多市民。2013年,“赵梦桃小组志愿服务队”成立,并加入了陕西省慈善协会和咸阳市职工志愿者服务队。他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义务植树、看望孤寡老人、担当义务交通协管员等,希望将“梦桃精神”发扬到全社会。
晚上22时多,车间里的机器仍在轰隆隆运转,“赵梦桃小组”的成员在细纱机间一遍遍巡查着,不时“接头”、更换纱锭。“‘梦桃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工作,也应该成为更多劳动者的精神动力。”王晓荣说。(新华社西安电)
(新闻来源:《西藏日报》2016年6月30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