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昊眼里的援藏群像 与时间赛跑的援藏干部
三年,在一个人的漫长人生中,既可以如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也可以同水滴石穿般旷日积晷。在西藏“最美格桑花”人物的评选中,我们无意间看到了援藏女干部宗昊的身影,不禁好奇:如此年轻、看似娇小的她,缘何选择援藏之路?在藏三年,她有哪些不同的难忘经历?什么样的所见所感支撑她在高原砥砺绽放?
宗昊任职于北京电视台,是一位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了六年的记者、台里最年轻的频道总监、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从2014年6月30日进藏,援藏三年期间,她担任北京援藏指挥部宣传联络部部长。
照片里的宗昊,身形瘦小,扎着马尾,头戴鸭舌帽,眼神里透着一股干练劲儿。在电话采访和信息来往中,宗昊告诉了我们在雪域高原三年的生活经历。从文字中看得出她对西藏的挚爱、牵挂与留恋。据宗昊说,她的笔下记录了许多援藏人在藏任职的生活,以及无数默默耕耘在高原岗位上的人们。亲耳聆听他们的故事,让宗昊对“老西藏精神”有了直观、深入的体会。
宗昊和北京电视台驻拉萨记者在那曲采访
在尼木县采访的途中
跟时间赛跑的援藏干部
对于在拉萨的工作与生活,宗昊感受最深的是有一种紧迫感。她说:“正常的援藏时间只有三年,三年时间非常短暂。这三年中,如果没有把工作做好,做不成几件事,对个人是生命的荒废;对于我的派出单位,是辜负了重托;对于拉萨人民,更是愧疚。”
“援藏无小事,只要是派给我的任务,不管大事小事,我都要求自己24小时之内有回复,48小时之内要行动。”宗昊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入藏第一天,宗昊就病倒了。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无法进食,剧烈的呕吐、头晕让她昏倒在了宾馆的房间,援藏医生将她背进医院输液、吸氧,整整一周,她才略有好转。
刚一出院,她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2014年是北京对口支援拉萨二十周年,大量繁重的工作摆在案头,宗昊克服了人地生疏、高原反应剧烈等困难,勤勤恳恳地投入工作,当年就组织中央媒体、北京媒体、西藏媒体多次进行主题采访报道。
就在进藏三个月的时候,宗昊被发现患有宫颈三级瘤变。在援藏医生的多次催促下,宗昊回到北京进行检查,当即被告知是早期癌症,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将会恶化。医生还告知她,即使是现在手术,也不能保证病变不会再继续蔓延,很有可能手术中还会发现其他情况。由于担心家中父母无法接受,又担心会为组织上添麻烦,宗昊委托在京的同事去医院签字,独自一人办理了入院手续、进行了手术治疗。在手术后第三十天,宗昊返回拉萨工作,直到现在,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回到拉萨,宗昊继续高频率工作,没有一丝懈怠。在完成宣传联络部日常工作之余,宗昊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了解、采访拉萨各个岗位上的北京援藏干部,为他们在北京晚报上开辟专栏,对援藏干部的事迹进行宣传。这项工作对于宗昊来说,完全是“增量”,没有领导和组织的要求,纯粹是她牺牲了休息时间进行的“义务劳动”。用她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记者、一名宣传干部,对于身边活生生的援藏干部、对于他们为拉萨的付出和奉献,自己怎么能视而不见?用手中的笔写好援藏干部、宣传好国家援藏的政策、成就,是她这个宣传部长应尽的责任。
2015年,宗昊在对北京几十名援藏干部、医生、教师深入采访之后,出版了又一本新书《京味藏缘》。这是宗昊的第七本作品,也是她唯一一本非小说作品。为了将北京的援藏干部、援藏事业成就广泛深入地宣传,宗昊没有收取一分钱稿酬,她将此书看作是自己向所有在雪域高原工作的援藏干部的致敬之作。
宗昊采访牧民小朋友
宗昊在拉萨尼木县为牧民孩子拍照
“女汉子”的温柔情怀
对外平等谦和、对内严格规范、对上级不卑不亢、对下属奖罚分明。与宗昊共事的同事们都说,宗昊是一个不会去“买好”的人,是一个想做事、肯做事、顾不上爱惜自己的实在人。在北京电视台,她是一个懂业务、肯创新、有干劲的人;在拉萨,没听她喊过苦与累。一个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百斤的瘦弱女性,为了事业迸发出的激情与干劲,让人尊敬,大家背地里都叫她“女汉子”。
然而,在宗昊眼里,自己一点也不“汉子”。在拉萨,宗昊流过很多次眼泪。有一次,她跟随北京援藏医生下乡去做普查,给孩子们做体检,筛查先心病和下肢畸形患儿。筛查后,她陪着他们去北京做手术,在儿研所的手术室外,她和孩子的妈妈紧紧地相互攥着手,相互鼓励打气。宗昊告诉孩子妈妈也告诉自己:孩子一定能治好的,我的眼泪一定是不由自主地掉下来的。
在拉萨SOS儿童村,宗昊助养了一个八岁的藏族小姑娘。当宗昊第一次把洋娃娃递到她手里、牵着她的手陪她画画、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宗昊的眼睛也是湿乎乎的……
作为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美丽淳朴的藏族孩子们总是能触动宗昊最柔软的神经。她和SOS村的老师有着经常的联系。“他们不把我当外人,我也非常愿意为孩子们尽力做些什么!”
援藏干部们常问自己:“离藏留什么?”宗昊想,她把自己的爱已经留在了拉萨。
宗昊为堆龙德庆区门堆村海拔最高的幼儿园孩子送书
在藏三年间最大的收获
宗昊真诚地以文字的形式告诉我们,在藏最大的收获就是“感恩”。国家对西藏进行对口支援二十多年,宗昊采访过从第一批到第八期的北京各行各业的援藏干部。1995年,第一批援藏干部在拉萨工作时,有的地方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大家背着北京的咸菜、炸酱来到高原,吃不好、住不好,但是他们为拉萨的基础建设、城市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宗昊动情地写道:“我是2014年来到拉萨的,我们住上了干净整洁的小区、吃的是北京首旅集团援藏师傅们为我们做好的热腾腾的饭菜。我们还有什么苦?什么累?同样是援藏,身在阿里、那曲的干部们比我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付出的艰苦要多得多。”
2015年底,宗昊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撰写《雪域丹心》一书。她走遍了阿里、日喀则、林芝、山南和拉萨,采访全国多个省市的援藏干部。在日喀则定结县,来自长春的援藏干部刘宏,在海拔4300多米的县城接受了她的采访。宗昊一边提问一边眼前发黑,刘宏回答问题也是说一句、歇一句,不得已,他们两个人只好都吸着氧进行对话。当刘宏说到自己正身怀六甲、妊娠反应剧烈的妻子送他来援藏时,刘宏和宗昊都哭了。刘宏进藏以后,一年回一次家,赶在两年之内完成了长春市对定结县基础设施的援建项目。可他自己却对妻子、孩子留下了深深的愧疚。就连孩子出生,他都没能第一时间赶回家。
面对这样的援友、面对比拉萨恶劣得多的自然环境,宗昊内心非常感恩。感恩拉萨的城市发展、感恩当地藏族干部群众对她的友好和包容、感恩国家和北京市给了她施展才能的平台,让她有了之前未曾感受到的成就感。
宗昊带领北京援藏指挥部宣传联络部同事为门堆幼儿园孩子讲故事
回眸三年的付出与回报
2014年年底,宗昊在采访了几十位北京援藏第七批干部之后,写出了《京味藏缘》这本书。
援藏期间宗昊了解到,援藏干部们也都有着抑制不住的思乡之情。在得知亲人卧病、亲人思念的时候,除了给家里打一个电话,聊几句家常,大家唯一能够做的也只有吃一口家乡菜了。
北京的炸酱面、家里妈妈做过的小炒、天南海北的小吃……援友们每到周末就聚在一起做做饭、聊聊天,这是真实的援藏人生活的写照,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反映。宗昊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酸甜苦辣,她就想,以“家乡菜”为切入点,写一写她亲爱的援友们。当她把这个想法提出之后,她的援藏同事霍亮、北京电视台的援藏记者王晓龙,援藏医生、律师都热心地加入到了做菜的行列。宗昊认真地进行采访,把援友们爱做、爱吃的菜品记下来,霍亮和晓龙就在宿舍里“原版复刻”,把一道道菜端上饭桌。王晓龙拿起相机,精心地拍摄每一道菜品……
宗昊写一个人、一个故事,他们就做一道菜、拍一组照片,这些内容在三个月之内就完成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对这个选题和书写的内容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很快就出版发行了。
2016年,宗昊采访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援藏干部代表,把他们的援藏心路历程故事集结成册,在三个月之内完成了一本40多万字的《雪域丹心》。
闲不住的宗昊,除了日常的宣传报道之外,还在2017年办起了“北京援藏”公众号,创办了《北京援藏》月刊杂志。
累吗?那是一定的。从阿里飞回拉萨,走出机场不到十分钟就登上了奔赴日喀则的车;在墨脱泥泞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一转头看到的就是万丈悬崖;在海拔4000多米的岗巴县采访,车走一路、她吐一路,最后胃里只剩下了苦水……
但是回报给宗昊的,不仅仅是几部纪录片、几本书、几千篇的稿件。中组部的领导在北京晚报上看到了他们组织采写的北京组团援藏医生的事迹后,对北京医疗援藏成绩给予肯定;他们采写和报道的一批援藏干部站到了西藏自治区的领奖台上,接到了西藏自治区领导授予的“优秀援藏干部”的大红证书;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援藏系列报道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北京援藏事业收获了一片盛赞……
回眸三年援藏生活,宗昊感慨:“我的付出和收获已经不是成正比了,我得到的远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
宗昊在宿舍写稿,怀里是在拉萨收养的流浪狗
离藏后独留心间的遗憾
说起离开西藏之后,心里的遗憾,宗昊说:“就是时间太短暂了,能做的事、为拉萨的人民群众、为北京援藏事业所做的还是太少了。如果有机会,如果西藏和西藏人民还需要我,我还会为这片土地、这里的人民继续贡献我的力量。”
宗昊告诉我们,到了高原,到了拉萨,不做事,为何而来?做不好,为何而来?北京有句俗语,叫“来都来了”,来都来了,就干吧!不光要干,还要好好干。(中国西藏网 文/王淑、李元梅 图片由宗昊提供)
(责编: 刘莉 陈冰旭)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