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07.07.2015  15:3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日益增大,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2008年10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也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产业初具形态,旅游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战略性调整迈出关键步伐,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科考探险旅游、自驾车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特种旅游不断丰富。

  据统计,2000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320.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5亿元。2010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02亿元。2014年,青海接待游客2005.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1.9亿元。

  尤为可喜的是,近年来,青海省各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多数藏族自治州近两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可与2000年全省的数据相媲美。

  数据显示,仅2014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56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74亿元;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3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4亿元;黄南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301.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9亿元;玉树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3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

  旅游,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海北,着力发展“三色”旅游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北岸,新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就在这里诞生。在这里拥有奇山、青松、祥云,青海湖、金银滩,百里油菜花海、仙米云海、中国最美草原——祁连山草原,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汉西海郡治龙夷城(今海晏县三角城)遗址,门源县北山乡唐代金巴台古城、浩门镇东南宋代门源古城、克图乡巴哈村唐代岗龙沟石窟寺,克图乡克图村宋代克图古城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可谓千山堆秀、百川相织、草原广袤、资源丰富。

  近年来,海北州举全州之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打造“梦幻海北”旅游产品。据了解,仅2014年,海北州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建设资金2.15亿元,实施门源岗什卡高山体育旅游区、达坂山观景台停车场、青石嘴游客服务中心、芬芳浴扩建、祁连瑞士印象街、海晏金银滩(原子城)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达玉民俗村游客服务基地等27个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拓宽渠道,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旅游宣传新局面,政企联手,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展示海北作为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借助各类节庆活动,提升海北旅游品牌。投资近300万资金研发旅游商品,提升商品质量,延伸旅游消费链,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2015年,海北州将紧抓兰新高铁全线开通的有利时机,以开展绿色、红色、特色“三色”旅游为抓手,全力推进金银滩(原子城)景区的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海北州旅游业发展。

  海北州旅游局副局长谢才旦表示,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今后将有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海北,海北州各景点、交通运输部门、旅游宾馆、饭店、农(牧)家乐都做好了迎接旅游旺季到来的准备,希望通过高铁,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推进海北旅游业的发展。

   新玉树,旅游浴火重生

  经过三年努力,2013年玉树藏族自治州灾后重建全面收官,一座崭新的城市屹立在世界屋脊。根据青海省和玉树州旅游恢复重建的总体安排,2014年玉树州着力实现旅游业的全面恢复,重点统筹协调实施好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此为契机,在玉树州范围内,形成文化、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业、精深加工业等产业高度与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大产业融合,坚持把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作为玉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支柱产业。先后举办了首趟旅游包机开通仪式,掀开了玉树2014年旅游活动新的序幕;第八届康巴艺术节暨玉树赛马会、2014中国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和2014中国北京·玉树自驾车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向世人展示新玉树的崛起。同时,通过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鼓励发展服务业,促进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市场中介及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做亮旅游景点景区、做优精品旅游线路,着眼于“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抓好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档升级。

  如今,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景区、勒巴沟文成公主庙景区、玉树州旅游接待点等项目已建成。今后几年,玉树州将深入挖掘康巴文化资源,构建以结古镇为中心,以唐蕃古道、高原湿地草原、康巴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旅游带为支撑,以观光、体验为主体,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精心打造的源头科考探险之旅、天上玉树摄影之旅、藏传佛教朝觐之旅、康巴民俗风情体验之旅和可可西里环保之旅等特种旅游线路逐步成型。

  同时,玉树州在借助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相邻的区位优势,开展旅游区域合作战略,使旅游业成为撬动玉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海南,打响黄河水资源品牌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南岸,拥有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日月山、“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倒淌河奇观、神奇梦幻般的国家4A级景区青海湖、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坝”的龙羊峡水电站,还有“青海小江南”之称的梨花之都贵德县、“青海九寨”之称的贵南直亥景区、同德宗日文化、同德河北原始森林风景区等景观。青康、青藏、西久、青南公路贯穿境内,历史上“羌中道”、“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都曾越境而过。可谓民族风情淳朴迷人,草原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2014年,海南州按照“一区两带”的旅游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贵德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旅游宣传促销,不断强化旅游市场管理,提升海南州整体旅游形象,打造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品牌。

  海南州旅游局局长仁贝表示,2015年,海南州将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把推动旅游转型升级作为产业生态化的重要方向,高起点、高品位规划旅游业发展,积极培育具有海南州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新业态和消费新特点,全方位打造海南精品旅游产品。将进一步强化旅游规划的引导和落实,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继续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培养多元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坚持文化为魂,实施旅游品牌营销战略,打响“天下黄河贵德清”和“天上龙羊”旅游品牌;抓好产业管理培育,提示旅游服务质量;强化部门联动配合,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黄南,“金色谷地”的魅力

  黄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尖扎县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闻名遐尔的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热贡艺术、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南宗尼姑寺、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

  黄南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当地农牧民收入增加。同仁县被誉为“热贡艺术之乡”,而隆务镇吾屯村作为热贡艺人最为集中的地方,热贡艺人占全村总人数的90%以上。目前,在吾屯上、下庄,郭麻日、年都乎等村有大批从事热贡艺术的艺人。北京、四川、甘肃等地的人员慕名而来,学习艺术,也带出了很多当地的农牧民。据青海仁俊热贡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雕塑传学院负责人夏吾角介绍,近两年,能够收到北京、深圳、广州、四川、甘肃等地的订单,年收入近400万元。通过多年的经营,他感受到民族艺术和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将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传承下来,让艺术带来效益,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以前,泽库县的牧民几乎都是以放牧为生。近年来,当地牧民就地取材,从不值分文的“石头”上下功夫,走上了研发旅游商品的路子。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泽和介绍,他们创作的“和砚”、“和雕”旅游商品,已经走出辽阔草原,走进了省城,走出了省门,走向了全国。罗泽和说,透过这扇窗口看到了更美好的事业前景。

   海西,大漠戈壁的传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部,拥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其它文物古迹近70处。海西州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有“横空出世莽昆仑”的“中国第一神山”和“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备受敬仰。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察尔汗百万吨钾肥、德令哈百万吨纯碱等项目的实施,4A级昆仑文化旅游区、德令哈市的可鲁克湖及外星人遗址旅游区、茶卡盐湖、金子海、贝壳梁、热水古墓、“外星人遗址”、吐蕃文化、蒙藏风俗等旅游资源为发展高原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和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奇特的雅丹地貌、沙漠戈壁是科学考察和旅游探险者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

  近年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州”的目标,以景区开发建设为主要抓手,逐步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动,组织州内各旅游部门先后赴敦煌、浙江、兰州开展了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产品推介和扶持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发布,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举办了中国第二届海子青年诗歌节、第二届激情哈拉湖·迎新年冰雪机车极限挑战赛、世人遗落的大美之地—寻美柴达木自驾之旅活动、“激情穿越柴达木·寻找中国最美雅丹地貌”探险旅游、“探秘柴达木大岩壁”等系列活动。

  2015年,海西州将继续办好“海子青年诗歌节”和“激情穿越柴达木”品牌推广活动,推动旅游节赛活动品牌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加快推动海西州特色主题旅游业。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具有海西特色的星级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等。

   果洛:天神的后花园

  果洛古称俄洛、郭罗克,是藏民族聚集的纯牧业区,兼有小块农业区。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少、地势高、草原广、资源丰富的藏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果洛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旅游景点70处,拥有阿尼玛卿峰、年宝玉则、雅拉达由和措日尕则等山峰,是登山、滑雪、探险和狩猎的理想场所。扎陵湖、鄂陵湖,冬格措纳湖及星宿海,犹如点缀在母亲河源头熠熠生辉的颗颗明珠。托索湖、莫格德哇遗址、白玉寺、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唐蕃古道、玛可河原始森林等景点完整保留着其本来面目,给人以纯真、质朴、粗犷的真实感。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在国家的支持下,先后修建通往年宝玉则西姆措湖、俄姆措湖、班玛原始森林、格萨尔狮龙宫殿等主要旅游景区(点)的道路,建成了久治年宝宾馆和达日格萨尔宾馆。当前,果洛州重点打造世界级湿地玛多黄河源头;建设以阿尼玛卿、冬格措纳湖为中心的登山、探险旅游圈;构建以久治年宝玉则、班玛原始森林、红军沟为中心的青南红色、生态、人文、探险、漂流旅游带,努力打通大香格里拉、大九寨、青海省东南旅游大通道。同时,积极引导农牧民树立旅游经营意识,让更多的农牧民进入旅游领域或经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旅游富起来。

  原标题:旅游——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