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都点了哪些自治区的名字?
中国西藏网讯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报告中还说,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必将更加幸福安康。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要组织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实际上,近几年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有一段话专门阐述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发展等话题,算是“必答题”,那么,这道“必答题”答案有哪些“变”与“不变”呢?小编带你一一梳理。
一年前的今天,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而再往前回溯一年,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族工作是这么说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大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特色村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组织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幸福安康。
2014年全国“两会”是李克强总理首次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平等一员。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
由此可见,李克强总理的每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必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等几个“热词”,这说明了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视。
当然,变化也是有的,例如在过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总理“点名”的自治区变了。今年李克强“点”的是即将庆祝成立70周年的内蒙古自治区,而2015年被“点名”的则是当时成立50周年的西藏自治区和成立60周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一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点名”这两个自治区,要求组织好相关庆祝活动。
除了这些整段的论述,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会在其他部分提出涉及少数民族发展的内容,例如今年的“加强民族教育”“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6年的“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2015年的“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民族地区各类教育”,“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以及2014年的“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由此可见,中央政府时刻牵挂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发展。正如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说,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中国西藏网 文/苏文彦 胡英 范登科 吴建颖 周晶)
(责编: 周晶 常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