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们的非遗!进校园 入社区 寓传承于乐
“果谐”是藏语音译,“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蹈。西藏山南素有“果谐之乡”的美称,“扎囊果谐”的曲调独具特色,激情热烈,悠扬柔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2006年,“扎囊果谐”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传承这一民间舞蹈,扎囊县从2013年开始在校园推广这种新式课间操。果谐课间操既融合了民族文化,又能锻炼身体,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引导青少年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地。近年来,该地依托民俗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通过整合教师、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师资力量,组织编写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聘请民间师资到校开设“非遗学堂”,将侗族大歌、侗族刺绣等非遗文化引进中小学课堂,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促进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图为侗族乐器非遗传承人杨平义(右二)向同学们传授芦笙吹奏技艺。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拥有广泛的地域分布、庞大的结构形式和热烈深沉的文学表达,是维吾尔人思想情感的代言。新疆各地积极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机制,在学校、社会广泛开展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教育宣传活动,促进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图为鄯善县、鲁克沁镇挑选40名小学生办起了木卡姆艺术培训班。 图片来源:中国民族广播网
蒙古族安代舞历史悠久,是蒙古族宗教礼仪,也是那达慕大会和传统节日上颇受欢迎的“万众狂欢舞”。其动作粗犷豪放,又不失优美。为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石东路小学自2011年起将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代舞列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从小接受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他们学习、传承、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热情。图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的学生在练习蒙古族安代舞。
2011年,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小学将当地的彝族古戏“撮泰吉”列入校园教学与“大课间操”中,并聘请民间传承人专门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授课,让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校园里得以更好地传承。“撮泰吉”是留存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图为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撮泰吉”。图片来源:毕节传媒网
2006年,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成立了白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白沙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近年来,白沙陆续建成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传习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向民村黎族织锦传习所和南开村黎族双面绣传习所。图为参加第三届黎锦技艺大赛的小女孩,身着民族服装,席地而坐,拿出针线、布料、织布工具,紧张地忙碌着。图片来源:白沙在线(中国西藏网 综合\央金)
(责编: 郎宁 郭爽)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