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研究员张换兆:创新生态需多要素“高浓度”聚合
“创新需要的不仅是创意这颗种子,还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换兆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创新问题。
创新是要素“高浓度”聚合
从新技术开发到最终产品问世,仅靠优秀的科研团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金融资本的参与、政策法规的帮扶、优质人才的注入、公共科研机构的支持、媒体宣传的助力……这些就是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个个创新要素。
张换兆表示,创新不可能遍地开花,创新要素只有在一定范围内高浓度聚合,良性的生态吸引各种优质要素聚集于此,达到一定密度才能产生创新,诞生新的产品。同时,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提到创新就会想到硅谷,它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高端的科研院校资源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一系列要素的共同作用。众多创新型企业利用生态中金融、智力、人力等资源,不断成长、发展起来。但倘若仅仅存在单一要素,高新技术或雄厚的资本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在正确时间找到需要的要素
那么,如何使更多优质的要素聚合在一起呢?张换兆认为,市场是将众多要素串连在一起的那条“线”。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各种要素相互间有机组合。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意会被资本捕获,形成产品、创造出财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政策的支持;而那些前景不明的产品则可能无法聚集到更多的资源,被市场淘汰。这双“看不见的手”会指导科研人员、投资者看到什么样的产品蕴含巨大的需求,支配各个参与者理性、有序地展开创新活动。
作为创新主体之一,政府该如何服务于创新生态呢?“心态是第一位的,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宽容的心态,对成功的迫切可能会加速失败。”张换兆说。此外,政府要学会转变角色,更多地关注平台的建设,统筹优势资源,帮助平台上的企业或个人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要素。“这一点在专业化平台建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某个信息领域的创客团队需要某种算法,企业拥有的技术力量有限,可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政府却能够调动起更多的资源,可以请到某个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为其服务。为创业者牵线搭桥,缺钱的有金融服务、缺技术的可提供人才,让各种要素相互补充。”张换兆强调。
每个生态要走出自己的路
目前,我国多地已经形成了创新核心区,如中关村等;甚至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开始涌现创业园区,如潍坊蓝色智谷。创新生态“四处开花”固然是好事,但是生态除了一些固定的要素之外,还要考虑到任何创新系统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下生成。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创新产业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这一创新模式显然不能套用于中关村的发展。”张换兆表示,不仅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的创新模式也不能简单套用。“在西部地区,由于市场需求较低,也许只需要孵化器、风险基金等几个要素就可以出产品;而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则可能要补充法律、金融多领域国际化背景人才、新商业模式等。虽然两地间会存在不同等级的创新要素,但它们在各自的模式中都能发挥作用。同时,随着生态系统的升级,其中各种要素也会不断优化。”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关村也会诞生一批优秀的创新企业,它们牢牢地刻上了那片土地的印记。”张换兆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