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建筑的历久弥新 藏地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活化论坛在江孜举办
中国西藏网讯 2017年7月14日,首届藏地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论坛在江孜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涉及实地考察、专题报告讲座、圆桌讨论等环节。近20位全国各地研究西藏古建筑保护与活化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红河谷”,他们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等部门,大部分都曾经到访过江孜或者做过相关领域的调研。
△油菜花海中屹立的江孜古堡
江孜,平均海拔4050米以上,藏语杰卡尔孜,意为至高无上的王宫,是西藏历史上第三大城市,有白居寺、帕拉庄园、宗山古堡等重要建筑文化遗产资源。1994年,江孜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江孜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是西藏唯一上榜城市。1904年,英帝国主义侵略西藏,江孜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江孜从此以“英雄城”闻名中外。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藏学家、意大利学者图齐就曾在江孜古城做过大量调研,并著有《梵天佛地》系列丛书,对江孜建筑与壁画做过详细描述。
△星空下的宗山
当下,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古城江孜、藏地建筑。论坛上,学者们做了《白居寺塔保护研究》《中国传统名村名镇保护规划研究》《西藏江孜壁画保护修复》《格西拉康和前尼泊尔公馆壁画调查分析》《江孜加日郊传统建筑的特征和病害调查》等10余篇重要讲座。江孜县各部门单位相关工作人员40余人参与论坛并与学者们探讨江孜古建筑更加合理的保护与活化举措,据参会人员表示,此次论坛为江孜县古建保护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专家学者在论坛上交流
本次论坛得到了上海援藏团队的大力支持,江孜县常务副书记王高安在援藏工作中多次强调“智力援藏”,他总结说,“去年到江孜后,当看到六百多年的加日郊老街三户人家随意拆掉古建筑建设新房,当见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宗山由于雨水的冲刷出现局部围墙等坍塌,我们感到了强化保护意识、推进保护与活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才有了这次论坛。”王高安说,下一步,江孜县将在加日郊老街建筑群测绘的基础、在稳慎评估、设计的基础上做好宗山复原成列项目,抓紧开展加日郊老街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和申报,并计划开展江孜壁画数字化保存等工作,为江孜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活化,尽江孜小组的一份心力。
△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
江孜加日郊古城有上百年历史传承,富有美学特点、浓厚藏地风格的建筑群体依山而建,至今还有原住民生活的气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城市里生活的人,谁在这生活过,谁见证了它的变迁。”原教科文组织中国办事处文化遗产专员、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是根据地理环境形成的独特历史城市,我们看到的城堡、寺庙和民间生活的形态相和谐。更多的是,古建筑与现在的人形成共同生活的场所,这种文化的空间是更重要的一点。应该说这个城市温度在这个文化空间里面。”
△在白居寺观斗转星移
从2008年至2010年间,中国文化遗产院原书记侯卫东的团队奔走于江孜城区,对江孜古建筑进行勘测测绘。他讲起了藏地建筑因其特殊性而全面考虑:“西藏地区的文化和宗教的特殊性,你要全面考虑它的需求。文物的第一要素是真实,所谓的真实包括历史,包括它原有的结构材料,但也同时考虑宗教群体的信仰需求。所以这些新与旧的关系值得我们不断的探讨。”
△当下江孜城
古城并非独立存在,中国传统的村镇都是产生于农业为主的形式或者生长方式,特别是村落,它基本上就是依托于农业发展起来孕育出来,村镇本来就是跟大自然环境高度契合的,一个城镇的周围除了耕种地,它的山水体系甚至是气候体系都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指出,“保护和更新有时候是并提的,也就是说保护和更新它是互为目的或者说互为手段,有了更新的保护它才充满活力,它才可持续,有了保护前提的这样一种更新它才能留住历史文化底蕴,才能够保持它本身的个性和特征,这不完全是个矛盾的关系,我们在面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时候还是鼓励跟今天的生活结合,适当的舒适性、适当的功能性利用甚至是适当的产业化都是应该被鼓励的”。
西藏每年都会投入资金用于文物古迹保护。西藏文物局文博处副处长程枭翀提出,藏地古建筑的保护对于国家治边稳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面积大,海拔高,很多寺庙比如绒布寺在珠峰脚下,海拔特别高。地方特别广,人员、物资、运输都十分不方便,这种情况下对于文物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寺庙承载了僧人和信教群众的信仰,干部、僧人、群众,各个民族的工作人员共同来保护这个寺庙。我们把它保护好的话对于民族的团结以及祖国的安全稳定是十分重要的”。(中国西藏网 文/王淑 贾华加 )
(责编: 周晶)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