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藏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06.2015  17:03


西藏自治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与生态保护。图为鲁朗风光。摄影:钟晓冬

   中国西藏网 讯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接受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拜见时指出,在党中央关心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相信到2020年西藏各族人民将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西藏各族人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对于西藏而言,今年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又是有着十分重大而特殊意义的一年。

  西藏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尚处于较低的层次。在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落实新常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尽快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加快追赶全国发展步伐;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西藏经济发展必须有速度保障

  目前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起点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总量规模很小。其中,201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总量的0.14%。新常态下,西藏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速还是要走在全国前列,只有这样才能追赶全国发展步伐。中央对边疆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比较而言,西藏产业总量小、链条短、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弱,要发展,则需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科学谋划产业布局,把旅游文化、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作为强区产业重点培育。

  西藏注重“市场推动”和“金融撬动”的作用,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壮大全社会投融资规模。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19.7亿元,增长21.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600亿元、增长了50.2%,今年西藏年末各项贷款余额有望突破2000亿元。

   一带一路”战略给西藏带来机遇

  西藏与南亚诸国地理相连,历史上经贸文化往来不断,是我国面向南亚的战略枢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西藏进一步扩大开放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我国西南和缅甸、印度的崇山峻岭之间,很早就有一条贯穿西南腹地、路连陆海、连接境内外的交通大动脉,人称“古南方丝绸之路”。西藏处在这条丝绸之路的陆路节点上。当前,中国在南亚的战略影响需要加强,对南亚的经贸合作需要扩大,与南亚的文化交流需要深化。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与祖国内地大市场和南亚国家经济体系深度融合,打造“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是西藏构建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必然趋势。以西藏为核心的这个“大通道”,西北方向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对接,正南方向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南亚沿海地带相交汇,是对国家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的丰富和完善,可以作为拓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支撑之一。

   西藏农牧民增收是实现小康的关键

  据统计,2014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7471元,同比增长14%,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仅为3532元。虽然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自然条件差、发展起步晚等因素造成西藏与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4年底,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仅为65%,39项指标中综合实现程度低于60%的有18项。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是国家战略

  目前,2013至2030年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快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规划编制完成,全年植树造林124万亩。为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产业向西藏转移,严格实行矿产资源开发自治区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管好各类自然保护区。

  2015年西藏经济增速目标继续维持12%的高位,成为中国唯一未下调经济增速目标的地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廉湘民、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何刚等专家认为,有中央的投资和全国的支援,再加上西藏自我发展能力的不断加强,完成12%的高增速基本不成问题。(本文内容综合自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西藏日报)

(责编: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