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喜看“藏东明珠”经济社会全面质的飞跃
中国西藏网讯 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横断山脉南段,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居住着藏、汉、回、纳西等36个民族。境内自然景观雄浑秀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昌都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大力实施“强工兴市、带动两翼、创建基地、融入东西南、协调发展、夯实三基”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昌都发展战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砥砺奋进的五年进程中,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繁华的昌都市茶马广场
综合经济实力——质的飞跃
2016年,昌都市生产总值完成14786亿元,年均增长14.4%(现价),是2012年的2.51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 71亿元,年均增长28. 9%,是2012年的2.5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38元,年均增长13. 2%,是2012年的1.6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35元,年均增长12%,是2012年的1.5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 52亿元,年均增长17.7%,是2012年的1.87倍,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单一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拉动、产业发展、消费带动、城镇经济多轮驱动的转变。
昌都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昌都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
交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昌都市围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国省道过境线改造提升,加大经济干线、农村公路、通寺公路、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力度。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74. 09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313公里,11县(区)全部实现通邮,138个乡(镇)全部实现通达,乡(镇)通畅率达到55.8%,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9.6%,寺庙通达率达到98.3%。
能源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昌都市大力推进水能、太阳能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开工建设光伏电站40兆瓦。川藏联网项目建成投运,昌都电网与藏中电网联网并网工程全面启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局域网和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松达、新荣等电站线路延伸工程相继建成。全市电力总装机达到20.3万千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47.17%。
水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2012年以来,昌都市累计完成投资56.04亿元,启动了境内2 3条河流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实施农村安垒饮水点1428个,新增解决了9.15万农牧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到90%。建设城乡防洪堤247. 59公里,农田灌溉面积达到40万亩。
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昌都市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移动广覆盖”工程,2012年以来,新建光缆10845公里,建设基站2570座,全市乡(镇)通光缆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电话率、通宽带(含无线宽带)率分别达到100%和95%,市、县(区)城区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117个邮政网点建成投入使用。
城乡一体化的昌都城
美丽昌都达也村
城乡统筹发展——多措并举
推进新一轮旧城改造。昌都市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昌都镇旧城棚户区和非法私建治理改造工程,完成了1300多户27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和1867户非法私建治理,同步实施了一大批城市道路、供水、体闲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70余亿元,城区面积从2012年的46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8.3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5.68万人增加到10.09万人。
启动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昌都市于2016年及时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标准和要求,全市路灯亮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全部进行密闭化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4%,市民对城市卫生状况满意度达98%。
加快新农村建设。2012年以来,昌都市累计完成了217个美丽乡村、504户安居工程建设,902个行政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牧区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等综合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国西藏网 文/王淑 李元梅 图片由昌都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周晶 陈濛濛)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