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的光明使者——记国家电网的青年主力军

13.10.2014  16:57

  国道318线,连接四川和西藏的公路,又称川藏线。公路穿过青藏高原,景色壮美,吸引了全国各地爱好骑行的年轻人,骑行川藏线被他们认为是人生的一大挑战。

  如今,另一批年轻人正沿着另一条“川藏线”从四川往西藏方向突进。他们不是骑行客,而是国家电网的电力员工。

  和骑行客一样,这批以80后、90后为主的青年员工要克服天气多变、高原反应等困难。不同的是,摆在电力青工面前的是紧张的工期、繁重的任务,以及“遥遥无期的孤独”。

   奋战在无电区甚至无人区的“光明使者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地区的缺电问题,2013年,国家电网启动了西藏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联网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川藏联网工程”)。

  这是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线路全长1500多公里,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沿线多为崇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

  年轻人是这项“最具建设挑战性输变电工程”的主力军。为了完成建设任务,他们首先得与艰苦和孤独战斗。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川藏联网工程的工地上,来自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的“研究生队长”黄鹏混在一群工人当中,难以辨认,高原的阳光已经把这位东北电力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晒得跟“黑人”一般。

  这些为别人送光明的年轻人,长期奋战在无电区甚至无人区。

  在川藏联网工程的起点——500千伏乡城变电站担任项目副经理的胡罡,去年只回家了一次,在家待了一个星期。前年回去了三次,其中两次是因公开会。

  “老婆有意见吗?

  “怎么可能没意见呢?”四川蜀能电力公司项目部27岁的技术员赵维波反问。“不过,老婆最终还是理解的。不理解我们这份工作的,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2013年,在一个重点电力工程项目上,黄鹏的女朋友和他吹了。“因为很少回成都,在工地上联系又不方便。有时候打电话,打一下没信号了,隔几天又打,又没信号了,后来越打越少,到后来就拜拜了。

  在四川与西藏交界的金沙江边的川藏联网施工现场,找手机信号是许多年轻人闲暇之余的大事。黄鹏曾经兴奋地“炫耀”,他找到了一个手机信号稳定的地方:25号电杆。后来,这根电杆,几乎成了他和同事的精神寄托。

   你会到工地看我吗?在我十分想你的时候

  作为川藏联网工程包9项目部项目经理的陈必文,细心地观察着手下年轻人的喜怒哀乐。他说,年轻人在工地上最难熬的是思念。

  有员工对他说过,山再高,总有爬到目的地的时候;三四个月不洗澡,也总会有洗澡的时候,但直到谈了朋友、结了婚之后,才知道什么是最大的苦。

  有一年,陈必文在工地的帐篷上写了一副对联:站在黄毛埂,望见天安门。这位电力系统的资深员工,希望新一代年轻人在工作中要能吃苦、讲奉献、有追求。

  但他清楚得很,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了。过去野外作业的员工,对家里的照顾就是按时往家里寄点钱,给妻儿父母用,就算履行一个男人对家庭的义务了。“但是现在光这样不行了。

  一首名为《你会到工地看我吗》的原创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歌里有我年轻时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自己想念的人有一天能到工地来看我。”陈必文说,他和工地上的年轻人聊起这个话题,大家对此都有共鸣。

  于是,喜欢写作的陈必文在闲暇之余有感而发,写下了诗歌。很多句子写到了年轻人的心坎里。比如:“你会到工地看我吗/在我听风数星星的时候/你会到工地看我吗/在我十分想你的时候”。

  有人曾建议将歌词交由专业音乐人谱曲演唱,陈必文没有采纳,他觉得,只有送变电工人自己才能唱好这首歌,只有他们才能深刻领会这首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工地上喜欢音乐的小伙子黎剑和李旭给歌词谱了曲,并自弹自唱。很快,这首歌风靡川藏联网工程的各处工地,很多员工听着听着就流下了眼泪,因为歌曲唱出了他们藏在心底的话。

  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不到一个月点击量就突破了10万,今年该节目还登上了央视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会。

  有一次,公司和成都一家企业搞婚恋主题的联谊,黎剑和李旭专门演唱了《你会到工地看我吗》。他们原本担心“姑娘们会被吓跑”,没想到很多女孩都被感动哭了,后来还“成了三对”。

  黎剑相信,爱人一定是理解自己的,所以他“从来没为这份工作后悔过”,但是,“未来如果我的孩子因此埋怨我,我会后悔”。

   我们不想吃苦,但不怕吃苦

  2011年参加工作时,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的叶海平把自己的QQ签名改为:“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这个签名一直保留至今,当初他也是作好了吃苦的准备才来的。

  即便如此,工地上的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工作半年后,叶海平“所有的憧憬和幻想都不复存在了”,他有点动摇。过年回江西老家时,这位家中的独子跟父母聊过自己想放弃的想法。当得知儿子想换工作,母亲“开心得不行”。

  不过,在工作上动摇的时候,项目上的一件事让叶海平决定继续坚持下来。

  他刚入职时的“师傅”,一位50岁的项目总工,“满头白发,医生说他有三根血管70%都阻塞了”,深夜两点多心绞痛,忍到早晨6点多才让同事送去医院。

  叶海平负责留下来照顾“师傅”,那段时间,他被这位资深总工深深打动,觉得自己遇到的那点苦算不了什么。

  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的女员工蒋洁,工作两年来,她大多数时间在工地上,想起很多同学在大城市工作,坐办公室,她“有时候还是会感觉不舒服”,会思考“自己到底能坚持多久”。

  现在,蒋洁觉得,自己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朋友,虽然跟时尚近一些,但也有自己的压力。“跟大城市的美轮美奂比起来,我在工地上学会了知足和感恩,而且更坚强了,不再是个柔弱的女生。

  正如一位年轻员工所说的,我们不想吃苦,但不怕吃苦。他们的职业荣誉,在藏区百姓通上电的那一刻,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坐在这里,看得到世界。”坐在电视机前,雅江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村主任阿西感叹。8年前,有关部门给这里送了一批电视,但因时常停电,电压不稳,电视根本“带不起来”。

  如今,稳定的电力供应让这个高原上的村落改变了生活方式。喜欢唱歌跳舞的藏族百姓纷纷购进大功率音响,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得以用更现代的方式庆祝节日。

  现在,川藏联网工程已临近完工,陈必文给这些年轻人总结了4个特点:有责任、有情趣、敢挑战、爱团队。“年轻人吃了不少苦,但他们每天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他们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成就感。”他说。

  川藏联网工程副总指挥王成认为,在这项艰苦的工程中,年轻人的价值实现有了新途径。工地上有许多高学历、家庭环境优越、精神世界很丰富的年轻人,他们奋斗的根本动力在于怎么在人生中干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上世纪50年代修国道318线时,许多人献出了生命。”这位60后的副总指挥说,“今天我们不会有牺牲,但年轻人一样可以在这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是社会的进步。

  原标题:川藏线上的光明使者——记“最具建设挑战性输变电工程”的青年主力军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