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大峡谷生活的多个民族 如今还在与世隔绝吗?

02.11.2016  13:38

从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乡到云南怒江州的首府六库,一条三百多公里长的大峡谷颇显神秘莫测。峡谷所在的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这里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图为怒江岸边的村庄。(图片来自新华网)

 

怒江州总人口54万,少数民族占93%。2014年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几十年来,这里经历了从落后到进步、从火塘当被到电视电话、从封闭到开放的沧桑巨变。图为傈僳族一家人。(图片来自宁夏在线)

 

几百年来,怒江溜索是怒江两岸人民过江的主要途径,随着索改桥项目的推进和完成,怒江上已经分段架设起了多座桥梁,仅保留着几对用于旅游体验。这些最后的溜索,成为见证大峡谷交通变迁的“活化石”。图为“溜索医生”邓前堆28年滑溜索过怒江为村民看病。(图片来自新华社 秦晴摄)

 

从马道、溜索到如今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怒江州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人的观念也与时俱进,还有人做起了生意。图为经营傈僳族传统用品的女老板娜四布,她的愿望是建一个傈僳族文化村。(图片来自宁夏在线)

 

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是全国唯一的独龙族聚集地。这里地处高山峡谷,曾几何时,偏远封闭、贫穷落后是它的代名词。如今,这里不再“遥远”:崭新的公路、别致的房屋、现代化的生活……独龙江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图为孔当村里,通过4G网络观看NBA直播的青年。(图片来自中新网)

 

今天的独龙江乡,学校、卫生院、卫生公厕、宾馆等设施一应俱全,民族特色新居宽敞明亮,古老的城池与现代文明携手同行。201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3元,不少独龙族群众还买了小汽车。图为独龙江乡的一个农家院。(图片来自新华社 陈海宁摄)

 

以前,这里的孩子连皮球都没见过,上初中要翻山越岭,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老县长高德荣一手支持创办了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图为独龙族孩子在学校操场上玩耍。(图片来自新华社 胡超摄)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习近平说,独龙族人口不多,却是56个民族的平等一员,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骄傲尊严地生活,同各族人民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图为习近平在仔细倾听两位独龙族妇女唱的民族特色歌曲。(图片来自新华网 张铎摄)(中国西藏网 文郎宁)

(责编: 苏文彦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