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黄定山力作《彝红》: 我在树下唱着你
中国西藏网 讯 曾轰动全国、赚足观众眼泪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的编剧、导演黄定山最近不玩话剧改玩歌剧了。由他担纲总导演的民族歌剧《彝红》6月3日和4日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传奇曲折的故事、感人的亲情友情爱情再加上诗意的歌词和原生态的表演,再次令观众泪奔。
《彝红》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和凉山文广传媒集团联合原创,是彝族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已经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第六届国际戏剧奥林匹克奖等荣誉。
不过,一部歌剧好不好还得由观众说了算。6月4日的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两位来自北京的90后女孩眼眶红红的,手里还抓着纸巾:“故事真感人!演员唱得特别好,特别原生态,音乐很有感染力,泪点好多,忍不住就哭了。”令观众如此动情,《彝红》究竟如何走心?
《彝红》的故事美:曲折悲壮而温情
《彝红》以1935年红军长征过凉山,刘伯承与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并建立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的史实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发生在红军战士天红、彝家姑娘妮扎嫫、彝家小伙拉铁三人之间悲壮的亲情、友情、爱情故事:
拉铁与天红从误会到交心,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美丽的妮扎嫫则大胆爱上了这个勇敢的天红。当红军顺利过凉山后,天红留在彝区继续开展地下工作,暗中保护果基小叶丹。三人虽彼此牵挂,却无法见面。5年后,为了传递消息,天红与拉铁彼此用生命掩护对方而牺牲。忠于对天红爱情的妮扎嫫从家中逃婚,在悬崖边遇到了携带旗帜躲避国民党军队追杀的果基夫人,为掩护果基夫人,妮扎嫫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
果基夫人为了实现丈夫对刘伯承将军的承诺,将这面浸染英雄鲜血的旗帜缝在了自己的百褶裙里,直到1950年,她亲手把旗帜交给了解放大凉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今,这面见证凉山彝民族对中国革命重大贡献的旗帜仍然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彝红》的艺术美:浪漫词曲与原生态演绎
“我在树下唱着你,我在梦中唱着你。”
“一整个山的索玛花正烂漫,山那边走来的人儿撑黄伞,一整个七月的火把都燃完,山那边走来的人儿笑开颜。”
“我要唱好多山歌才能留得住你?荞麦花要开几遍你才能回来?”
……
《彝红》的歌词清爽优美,秉承彝族山歌的特点,比兴又易懂,音乐在整体上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色彩,但同时旋律却非常简单好记,使得音乐语言变得更加容易理解,非常容易打动观众心弦引起共鸣。
再加上所有演员均为来自凉山歌舞团的本土演员,而且80%都是彝族,尽管在排练《彝红》之前,他们并没有歌剧演出经验,但他们给舞台带来了沧桑质朴的彝语清唱,婉转悠扬的月琴竖笛,繁美流光的彝族服饰,欢快活泼的彝族舞蹈,历史悠久的换童裙、杆杆酒、火把节、哭嫁、砍门槛等彝族独特风俗……观众欣赏到的是一幅民族的诗与画,感动的是一个民族的心与魂,品味的是凉山彝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独特魅力。
《彝红》没有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来表现厚重的历史题材,而是选择了人间的情感、道义作为切入点,剧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衔接自然、节奏紧凑,让整部剧作丰富而饱满,在艺术上极具感染力,令人动容。
中国民族歌剧的老艺术家郭兰英、乔佩娟等观看了《彝红》后,乔佩娟说:“这是一部接地气的好戏,看这个戏我很感动很激动,好听,亲切,朴朴素素,(郭)兰英第一个从旁边站起来鼓掌,鼓了很长时间。”
刘伯承元帅的女儿刘雁翎说:“我认真看完了《彝红》,很受感动。‘彝海结盟’是我父亲和小叶丹的一段红色传奇,《彝红》很好地艺术再现了这段故事,既有红色主题思想,又有文化质感,融入了彝族优美的音乐、舞蹈和民风民俗,然后用动人的情感故事贯穿其中,非常有特色。我觉得这是部不可多得的好剧,是一部兼具革命传统和艺术特色,促进民族和谐的正能量作品。我支持这个剧。”
作为献礼红军长征暨“彝海结盟”八十周年的作品,歌剧《彝红》不辱使命。截至登台国家大剧院前,《彝红》自2014年7月第一版公演以来,已演出36场,观众超4万人。接下来,今年《彝红》还将在全国8省14地演出20场。2016年还将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和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并将进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2016国内巡演。
黄定山简介
《彝红》总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团长黄定山台上发言(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黄定山,总政歌剧团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戏剧影视剧导演、编剧。代表性作品有:歌剧《太阳雪》,话剧《我在天堂等你》等,影视类作品凤凰卫视栏目剧《老窦一家亲》等,曾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副总导演和《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总策划,导演各类大型综艺晚会戏剧小品300余部。
延伸阅读
揭秘《彝红》
《彝红》剧照。摄影:胡青
谈及《彝红》的创作初衷,策划人、凉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方勇表示:“‘彝海结盟'是一个时代的结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结盟,更是一个梦想追求的结盟。它承载了新中国的梦想,也表达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诉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彝红》反映了彝族人民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的政治追求,表达了彝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情怀。”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大凉山彝族民间歌舞艺术文化积淀深厚,具有浓浓的民族情感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凉山歌舞团从1956年成立以来,传承着大凉山优良的艺术气质,一直是中国彝民族舞台艺术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从上世纪50年代,反映凉山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历史飞跃的话剧《奴隶之歌》走进北京,到“三进中南海、四进大会堂”的演出,到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快乐的诺苏》,以及“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中国民族艺术之花”的赞誉。60年来,凉山歌舞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和民族特色化道路。
为了将“彝海结盟”这段红色英雄传奇史诗般呈现于舞台,向观众展现一个即有主题思想、又有文化质感的舞台艺术作品,《彝红》起用了强大的创作阵容。国家一级编剧、四川人艺艺术总监李亭任编剧、艺术总监,著名戏剧导演、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黄定山任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曹平任导演,四川人艺创作中心主任朱天天任副导演,四川通俗音乐协会主席刘党庆作曲,国家一级指挥唐青石任音乐总监、指挥,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童为列担岗舞美设计,解放军艺术学院舞美队队长周丹林任舞美总监,沈龙服装设计,吴玮灯光设计,宋多多音响设计。
《彝红》近230人的演出团队除了两个特邀演员外,全部是凉山本土演员。演唱和表演由凉山歌舞团、五彩凉山艺术团完成,凉山交响乐团伴奏,大凉山合唱团担岗合唱。演员中80%以上都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演员,其中不乏有“凉山情歌王子”日沙尔体等大凉山德艺双馨的民族艺术家和众多的优秀青年演员,但他们都不是歌剧专业。从2014年1月的初次排练,到2015年大年初一启动的剧目升级排练,没有一个参加过专业歌剧表演技能培训的本土演员团队,完全从零开始。
凉山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文广传媒集团与凉山歌舞团在《彝红》项目的携手,为剧目创作发展的稳步前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了《彝红》的全国巡演和未来市场的拓展,凉山文广传媒集团为此专门购买了货运和客运车辆,还开发了“彝红”系列文化旅游衍生产品。在2014年,《彝红》通过评审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成为了国家艺术基金成立后的首批受益者。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说:“民族歌剧《彝红》的成功出品,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是地方重视和国家支持的有效配合,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应该成为地方文艺创作一个范例。”
把红色主题与彝族优美的音乐、舞蹈包括民风民俗结合在一起,用动人的情感故事贯穿其中,《彝红》无论是主题还是审美都具有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独特优势;而在创作上始终强调人的“情怀”——彝汉情、兄弟情、青春爱情,更是《彝红》能够打动观众的最主要原因。
《彝红》艺术总监、编剧李亭在谈及《彝红》的创作时坦言:“难度很大,因为我们要在舞台上呈现的是一个史诗式的故事。”为此,李亭选择了“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情感命运来展示这背后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导演曹平说:“‘彝海结盟’是一个厚重的历史题材,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我们选择以虚构的小人物——彝族姑娘妮扎嫫、红军战士天红以及彝族小伙拉铁三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来呈现,事实上也能很好地体现那个时代的人性和情感,反映那个大时代的精神。”
有专家认为,《彝红》全剧感人的场面不仅只表现在革命的激情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和道义也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剧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衔接自然、节奏紧凑,加上演员们极具感染力的演出,让整部剧丰富而饱满。《彝红》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妮扎嫫反抗世俗追求自由,天红的勇敢真挚,拉铁的善良质朴,这些性格显得格外鲜明。
从每天背绕口令,一句一句学普通话开始,到丢开剧本,认认真真唱起来,演起来。《彝红》团队的每一个演员都在用一种山地民族真诚的情感用心学,用心唱,用心演。这种呈现于舞台的真情实感、原生态表达收获更多的是观众的感动和认可。
《彝红》将传统的红色题材与当代舞台艺术结合在一起,借助凉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提供了一个有内涵而又特别的故事,有人物形象又有文化质感的舞台戏剧作品,让观众在与历史的天空对话的同时,又为剧中的人物命运而感心动容,在历史事件、戏剧冲突与民族风情的交织中获得历史的认知和审美的愉悦。
话说“彝海结盟”
《彝红》剧照。(图片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提供)
1935年5月2日,中国工农红军从皎平渡口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地区;5月12日,在会理召开著名的“会理会议”,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和军队的领导地位,更加统一了红军的战略思想;5月21日,在西昌礼州召开著名的“礼州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并首次正式提出“长征”一词;5月20日,中央军委在礼州发出了朱德总司令“关于过彝区、大渡河的命令”。
20世纪30年代,大凉山冕宁以北的拖乌地区尚处于奴隶社会的彝族聚居区,家支部落林立,武装械斗不断,又与汉族有很深的隔阂,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敌对情绪。国民党蒋介石认为红军无法通过彝区。
经过通司(翻译)的联络,红军群众工作队队长肖华同彝族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多次沟通,说明红军是为受压迫的人打天下,共产党实行汉彝平等,红军同彝族是一家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要团结起来去打国民党军阀,等红军回来大家过好日子。5月22日,刘伯承在聂荣臻、罗瑞卿、肖华的陪同下,在彝海边按照彝族风俗习惯与果基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并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将一面书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果基小叶丹,任命小叶丹为支队长。次日,在果基小叶丹等的护送下,红军先遣队和后续部队历经7天7夜顺利通过千里彝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赢得了北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挥师北上的宝贵时间,胜利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妄图让红军重蹈1863年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的阴谋。
“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史上重大事件之一,为红军取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在复杂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我党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形成开创了成功的范例,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和民族政策伟大实践的历史丰碑,在党史、军史、革命史和民族团结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大凉山彝族风俗
[换童裙]
彝族女孩成年时要将两色童裙换成三色长裙,这一天长辈会让女孩嫁给石磨或者一棵树……,彝族少女从此成人,可以开始谈婚论嫁。
[毕摩]
毕摩是彝族传统社会中掌管文化的神职人员,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
[哭嫁]
彝族一种伴随婚姻仪式而进行的哭唱。述说女儿出嫁时心中的依依不舍和对生活的顾虑和担忧,是大凉山彝族典型的民俗风情。
[砍门槛]
凉山彝族民间习俗。凶死的灵魂不可以回归祖界,故以门槛为界斩断凶神,并发誓此仇必报。
[火把节]
彝族崇尚火,火把节是传承千年的民俗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斗牛、赛马、选美;入夜,满山火把,载歌载舞,美不胜收。彝族人民称作“眼晴的节日”,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彝族年]
彝语称为“库斯”,即新年的意思,是大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杀猪宰羊,祭祀先祖,庆贺丰收。彝族人民称作“嘴巴的节日”。
[杆杆酒]
大凉山荞麦酿制的米酒,装在坛里,用空的竹杆轮流吮吸饮用。杆杆酒是彝家年节喜庆、礼仪的象征,彝家接待尊贵客人的上好佳品。
[彝族文字]
中国原创文字之一。汉史志称它为文(字)、读为“诺苏(彝族)补玛(文字)”,“补玛”有文字、图案、图象之义,说明彝文起源于象形符号。在三星堆考古中出现古彝文。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简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康坞草原的长海。摄影:吕庆福(图片来源:新华网)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06万,其中彝族259万、占总人口的51.3%,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州境内最高海拔5958m,最低海拔325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经年常青之树,四时不败之花,天空洁净清朗,月亮晶莹皎洁,素有“月城”雅称,是闻名中外的“航天城”。
凉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凉山设置郡县管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西汉司马迁、蜀汉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等曾有在凉山游历、活动的记载。
凉山资源富集,拥有水能、矿产、农牧光热、旅游、民族文化等资源。2014年,凉山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居首位。
(责编:郭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