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口援藏20年拉近世界屋脊与现代化的距离
新华社拉萨8月25日电题:中国对口援藏20年拉近世界屋脊与现代化的距离
新华社记者
沿着318国道翻过米拉山进入拉萨,老远就能看到南京援建墨竹工卡县的希望小学。
“从前教室就是一排土坯房,仅有的73名学生只能席地听课。”校长尼玛次仁说,1996年,学校盼来了第一批援藏教师,还用援藏资金盖起了新教学楼。如今,在校生705人,当地入学率100%。
这是中国实行了20年的对口援藏政策的一个缩影。除了教育,这个政策还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医疗卫生等方方面面,在维护了西藏自身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加速了这个位于世界屋脊省份的现代化进程。
1994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全国支援西藏和15个省(市)对口援助西藏的决策,并相应确立了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的结对关系,对口援藏工作由此拉开序幕。
20年间,4496名干部和1466名专业技术人员离开父母家人,从中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西藏。
“对口援藏政策实现了中央治藏方略的突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胡岩说。
20年间,伴随对口援藏政策实施,260亿元援藏资金、7615个援藏项目落户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农牧民纯收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廖贻东说:“对口援藏所带来的资金、项目以及新观念,有力提高了西藏的自我发展能力,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进藏投资兴业,单向援助正逐步向互利共赢转变”。
“南京的超市货架上摆着产自拉萨的玛卡,动车上摆上了西藏产5100矿泉水,青稞啤酒、牦牛奶成了抢手货……”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边巴用一系列实例,说明西藏与内地不断加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