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媒体公信力 打造自律新闻界

16.02.2015  11:32

  曾几何时“防火、防盗、防记者”是许多地方单位的口头禅,一有什么负面新闻,各路身份不明的记者就会蜂拥而至。有的所谓“记者”在采访时不出示记者证,以曝光相要挟;有的报道未经核实,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近年来,新闻敲诈、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认为这是严重破坏新闻媒体公信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新闻采编活动管理、严打“三假”的同时,新闻行业自身如何加强自律也被提上日程。2013年,中国记协开展新闻道德委员会试点工作,在河北、上海、浙江、山东、湖北5个省市试点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2014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新增试点14个。两年来,各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查处通报了一大批新闻敲诈、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严重违纪违规、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案例,并多次组织新闻道德委员会对典型案例进行评议。

  各地在试点中高度重视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新闻行业的社会监督作用。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由19人组成,既有来自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代表,也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术专家和律师,还有质监、农业、环保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对群众举报的典型案例,将分别送达各位委员征询意见,形成评议报告,最终结果反馈给各新闻单位。陕西省记协主席、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薛保勤介绍说,委员会建立了台账管理制度,坚持一事一办一销号,对群众举报投诉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并在事件处理调查完毕后,第一时间回复群众。

  统计显示,自成立以来,陕西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共接到群众举报投诉典型案件38起,截至目前已办结28起。部分区县干部群众反映,新闻道德委员会成立后,基层的新闻敲诈、有偿新闻等活动减少了40%—50%。群众投诉量也大幅下降。

  各地新闻道德委员会在试点中探索出一些有特色有实效的办法。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建立“负面案例清单”,把新闻宣传失德失范的典型案例列入清单,向社会公布,警示媒体记者编辑增强道德自觉,提升职业素养。北京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针对突发事件,及时召开专题评议会,对媒体立场、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等问题提出评议意见,为新闻媒体提供指导意见。山东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对评议结果进行定性定级,并对模范履行新闻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开展正面评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福建省新闻道德委员会加强与行政管理部门联动,互相通报重要信息,共同核查重大案件,共同建立行业“黑名单”。

  除了新闻道德委员会,媒体社会责任报告也成为新闻行业主动公开责任履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2014年6月9日,首批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首批11家试点媒体首次披露了各媒体在正确引导责任、提供服务责任、人文关怀责任等方面的情况。中国记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015年起,每年4月份,所有试点新闻单位和试点省市新闻道德委员会都会向社会公开报告上一年度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原标题:守护媒体公信力 打造自律新闻界

(责编: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