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改造:贵州,不让贫困地区孩子输在“起点”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王颖
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操场
1981年,李德芳还是荔波县第一小学一年级的一名学生,那时候的她,下课后就和同学们在小小的操场上跳皮筋,捡石头子,除了念书和游戏,似乎也没有什么课余活动。
25年后,李德芳反哺家乡,成为了母校的副校长,而这时她的学生,早已不在当初那个狭窄的校区读书玩乐。自2013年搬入新校区后,学生们便有了自己的专业操场和各种功能教室。看着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变得如此美好,李德芳感慨道:“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政府‘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好政策!”
荔波县第一小学操场
作为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最大的建设项目,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简称“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于2014年组织编制5年项目规划,并启动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
截至今年10月底,贵州省累计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3342所、建设面积1344万平方米;完成设备采购类项目学校2977所、采购金额25亿元。“全面改薄”五年规划校园校舍建设项目开工率71.8%、竣工率51.4%,设施设备项目采购完成率71.8%,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
“以前还未搬校区的时候,老师想要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是比较困难的,但现如今,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齐全,我们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特长、技能的培养。”李德芳说。
荔波县第一小学教室
李德芳的这一番话,让该校6年级的学生覃焕倩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以前在老校区,老师是用黑板为她们上课,下课后也只能跳跳皮筋;现如今搬进老校区,老师都是用投影仪授课,下课后她们也有自己的社团活动,或是打羽毛球,或是踢足球。
“以前的课余生活是没有这么丰富的,现在学校不仅为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还会为我们建立各种特色社团,这样的生活很幸福!”覃焕倩笑着说。
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宿舍
其实,和覃焕倩一样幸福的贵州孩子,还有很多。在该县茂兰中学、独山县影山友芝小学,记者看到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幸福。以前的小操场不仅变成翻大了一番,建起了塑胶跑道,还增添了体育设施和各类实验室;寄宿制的学生们不仅有了专用浴室,还有了新修的宿舍,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全面改薄”政策的落实。
不可否认,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成长“起点”,既是守住“保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关乎贫困地区学生的未来,更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
现如今,“全面改薄”工作尚在继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贵州这片土地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完善而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也将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一大助力。
(责编: 杨月云)